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打破垄断才能断绝垄断福利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9月20日16:35
  焦点观察

  在某些垄断企业,垄断福利已经政策化制度化,成为一道突兀而冷酷的不公符号

  有网民反映深圳市地铁公司员工家属可免费乘地铁。深圳地铁公司16日回应称,该部分支出未纳入运营成本,不影响票价成本计算。有律师称,地铁公司家属一直享有免费乘地铁的福利待遇。(9月19日《长江商报》)

  中秋到,晒福利。网络上流传,某家世界500强石油公司的员工日前如此晒福利:“我们单位今年的双节福利,中秋节:1W2(即1.2万元)现金+8000元购物卡+3000元月饼券+1箱红酒+2箱水果,国庆节:8000元的旅行奖金+1台苹果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

  其实,一些垄断企业节日福利优厚并不是新闻,媒体有过报道,民众也有耳闻,与其说这是潜规则,不如说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明规则。换言之,这不是偶然的个案,而是普遍性的惯例,深圳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这一优惠在许多城市的地铁运营中均有相关政策。

  在某些垄断企业,特权福利已经政策化制度化,比如,电力职工享受免费电、燃气职工享受低价气等等,这种福利被称为福利腐败。毋庸讳言,这是一道突兀而冷酷的不公符号。

  无论是高福利还是免费乘车,说白了都是垄断自肥。尽管众所周知,公众痛恨,但自肥者乐在其中,不为所动,面对质疑,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辩解。比如,曾有城市地铁公司大言不惭地宣称,员工家属免费乘地铁是“反恐需要”;还有一种论调是,“免票坐车”是地铁员工通过自己合法劳动为家属争得的福利。而深圳地铁公司的回应也令人忍俊不禁:家属乘车优惠这部分支出并未纳入运营成本,对票价成本计算没有影响。这很荒唐,不纳入运营成本,不代表不消耗公共资源,不仅是乘客买单,更是全社会买单。

  中央高层之所以反复强调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诸如此类的特权福利该休矣。据报道,一些地方已出台条例规范垄断福利,比如早在2006年,河北省就正式叫停电力、天然气等垄断行业的“垄断福利”,明令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去年年底,财政部印发通知明确强调,国家出资的电信、电力、交通、热力、供水、燃气等企业,将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的,应当按商业化原则实行公平交易,不得直接供职工及其亲属免费或者低价使用。但观照现实,垄断福利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依然大行其道。

  在笔者看来,要真正遏制垄断福利,需从三方面入手:首先,要从立法上明确把反垄断福利上升到反腐败的高度,对坚持垄断福利的垄断企业要严惩不贷。其次,要强化监督,加强审计。垄断企业的账本只有公开透明,公众才能知道垄断福利有多少,此外监管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最后,打破垄断才是治本之道。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垄断福利是依托垄断而孳生的福利,只有打破垄断,垄断福利才能断绝。王石川(媒体评论员)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刘玉洲)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