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榜中榜

瑞银:货币超发不是CPI上涨主因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11月22日11:28

  瑞银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的CPI通胀主要受到食品、尤其是蔬菜价格的推动,而并不明显是货币超发的结果。瑞银预计11月CPI同比增长率将达5%左右,但到12月份将小幅回落。

  为了控制通胀预期、防止食品价格上涨扩大到经济全局,加息和流动性

管理可以也应当发挥关键的作用。瑞银预计今年内还将加息一次,而2011年将加息两到三次,并且预计央行将会加大对冲操作的力度并且适当降低明年的信贷增长目标(新增贷款6.5-7万亿元)。

  瑞银认为,到目前为止,CPI的上升主要受食品涨价推动,而非食品价格与“核心”通胀率依旧平稳。今年恶劣的天气和自然灾害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情况,尤其是蔬菜,因此蔬菜价格在过去几周内大幅上涨。此外,柴油和运输成本的上涨(拉闸限电措施使许多企业改用柴油发电机,由此带来了“柴油荒”)导致其他农产品也出现涨价。

  此外,今年初制造业工资上涨是否导致了物价走高?截至到目前,瑞银表示基本没有发现工资上涨导致消费产品价格上涨的迹象。实际上,非食品价格通胀仍相当低迷,而且其小幅上涨主要是受居住成本(以及10月份棉花相关的衣着类成本)的推动。居住成本在CPI中的权重达14%左右,主要包括公用事业、租金及虚拟租金、建筑和装修材料 。

  瑞银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市场对于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收紧有些过度担忧。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现在的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2007-08年不同,而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还将会考虑到全球增长前景更加疲弱这一因素。政府对于通胀的初始应对政策主要包括供给方面的措施并试图管理通胀预期。瑞银预计政府不会立即像2007-08年那样采取广泛的价格管制。2007-08年当食品价格飞涨时,在全球经济同步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国内经济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GDP增速高达14.2%),而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则可能会进一步推高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而目前,受经济刺激政策的支撑,GDP增速稳定在9-10%,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不明朗。 与2008年初8-9%的通胀率相比,目前CPI 4-5%的水平也比较温和。 此外,正如之前提到的,目前食品价格上涨的源头并非像2007-08年那样来自主要粮食和肉类、受到了能源价格暴涨的推动、并且很容易地蔓延到了其他许多产品。

  基于此,瑞银维持2011年中国GDP增长9%的预测,但是把对CPI的预测从3.5-4%上调至4-4.5%。在中期内,由于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将会上升,瑞银认为,通胀可能会维持在年均4-5%的水平上。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310。

(责任编辑:月亮在唱歌)

搜狐财经

1026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253粉丝

关注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3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