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通胀预期下的地产迷局

来源:时代周报
2010年12月02日09:39

  林铉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11月29日公布的数据,上周,35个被监测的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楼市成交量上涨,而在10个重点城市中,北京涨幅最大,达62.39%,无论是商品期房还是二手房均明显上涨,似乎价量齐滞的中国地产业又要抬头。

  房价不跌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顽固的信仰,这种宗教式的观念缘于历史经验以及对于政府经济政策维稳目标的把握,并且还夹杂着通胀、热钱等波动带来的预期。中国政府对于房地产的调控从世纪之初房价开始上涨之后就从没停止,但每一次调控后就会出现更大的涨幅。这培养了中国人对于调控的独特理解,即调控就是按下房价上涨进程的暂停键,因为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以及作为增长的结果,房地产成为这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受到政府的呵护。

  对于一个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体,房地产的繁荣是恰当的反映。但是,当把它作为支柱产业的时候,就歪曲了其价格体系,在土地被政府垄断的条件下,政府追求短期的预算外土地收益成为土地供不应求并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当前,一种新式的恐慌正在强化房价不跌的神话,那就是通胀预期。当卖油条的市民都在谈论美国的QE2(第二轮定量宽松)并遭受通胀的剥夺的时候,人们坚信这个世界的货币印得太多了,而中国大部分资产都被政府垄断的情况下,仅仅拥有70年产权的房子是唯一可靠的私人投资品,因此,尽管自4月份以来中国房地产业遭受连环的调控打压,但是,价格仍屹然不动。这还有赖于一个强大的房地产利益集团,地产公司可以通过各种金融手段获得资本来对抗调控,地方政府也不希望地价下跌影响他们的收益,人们都很清楚,中央政府也不愿房价下跌惹出麻烦。

  于是,在一个通胀压力很大而紧缩趋势抬头的微妙的时期,压抑半年多的房价似乎又要重新开始新的涨价周期。甚至主持地产调控的国家副总理都坦言很难让房价下跌,如果实在买不起就先租房。这进一步鼓励了地产利益集团并动摇了那些观望的潜在买家。

  这种房价不跌的神话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出现,但最终证明不过是幻想,美国人也持有同样的心态,这就是次贷危机的源头,并导致了全球性萧条。在北京郊区通州,200万刚够买100平方米的房子,而去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仅为48444元,中国大城市的房价被炒得过火了,但市场总是能够找到各种理由来解释。

  中国楼市过去的上涨,尽管有行政干预导致的畸形,但基本上与中国经济周期是一致的,因为中国处于一个城市化高潮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周期。但是,不幸的是,这个被行政之手人为刺激的长达30年的增长周期即将结束,这意味着房价不会继续有基于国家和个人财富的迅速增加而得到更多的支撑,即使它不会很快下跌,但房价确实到顶了。

  中国经济奇迹的秘诀就是,政府操控的货币能够廉价地持续不断地投入到经济活动当中,其中,政府通过五年计划,不断地建设各种超前的基础设施,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重要的力量,而另一方面,为了招商引资并在国际上获得价格竞争力,中国受到政府控制的资源价格定得很低,这刺激了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

  现在,这种由政府凯恩斯政策主导的增长已经到头,因为中国的制造业产能已经过剩,而货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即使不升值,也会被国内通胀所提高的成本压迫),中国的基础设施也基本过剩,政府已经很难再去修更多的效率更低的公路或者机场。正是由于产能过剩,拯救危机时又投放了过多的货币,因此才出现大量资金涌入各种领域炒作,比如囤积大蒜、苹果、棉花等,这包括浙江那些原先做制造业的老板。

  尽管中国政府可能是世界上调控经验最丰富、调控能力最强的政府,但它无法战胜规律。因为,如果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就会出现滞涨,因此,中国只有紧缩那惹是生非的货币,这将导致产能泡沫破裂,而住房按揭成本大幅提高。不管是滞涨还是泡沫破裂,都会面临去产能化与失业率增加的问题,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周期到头了。现在,市场尽管对未来不再那么有信心,却依然被假象所迷惑,比如通胀,事实上,当通胀已经爆发的时候,意味着通缩就在眼前。那些深信房价会继续上涨的人,是否具有同样的信心认为自己的工资和收入会继续上涨,这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系知名经济评论员

(责任编辑:刘玉洲)

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2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