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股市整体风格出现均衡化特征,指数呈小幅横盘振荡走势,各类成份指数表现的差异性不算太大,但大盘股相对小盘股的走势更稳健。目前,市场成交量较为萎缩,投资者参与程度回落,显示市场心态仍较为谨慎。
从各风格指数涨跌情况来看,虽然都涨跌不大,但低
价股、低市盈率、低市净率板块和高价股、高市净率股明显分化,分别位于涨幅前列和跌幅前列,显示市场在去年过度炒作“三高”(高价、高市净率、高市盈率)板块后,已进入相对恐高期。因此,低估值板块在弱市下估值稳定回归至相对合理水平,而高估值板块则出现估值较大回落。由此,上证50、上证180等低估值大盘权重绩优股,近期表现强于创业板、中小板等高估值板块(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今年以来是表现最差的成份指数)。如果从各个行业年初的表现来看,也恰好和去年相反。去年表现最好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位于年初至今跌幅最大前5个行业;而去年表现最差的房地产、黑色金属、金融服务行业是年初至今表现最好最稳定的前3个行业。当然,目前并不能完全说明趋势已经扭转,因为它们的涨跌幅都暂时控制在5%以内。但是,今年宏观经济情况复杂,上半年复苏需时,年初以来关于CPI和信贷数据各种不利猜测以及多家银行再融资压力都可能成为短期A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来源。这说明市场仍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不能达成共识,导致对周期性板块涨幅和上涨的时机仍抱有谨慎心态。另一方面,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第三周小幅上涨,除部分季节性因素外,近期的恶劣天气、输入性通胀等都在一定程度推动CPI处于高位。从目前看,经济数据超预期的概率不会太大,而且下周将逐步公布去年12月和全年的宏观数据,使得市场谨慎观望的气氛更浓厚,预计近期市场更有可能选择小幅振荡的走势。
权重大盘股暂时难以启动的宏观因素是:虽然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暂时短缺,但因年底银行任务冲刺,造成银行系统内存在过度充裕的流动性,这已经引起了央行的警觉。央行1月11日启动了14天正回购操作,大幅加速回笼资金600亿元,既在控制流动性同时,也确保春节期间流动性供应。目前,市场传闻今年第一周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已近5000亿元人民币,再考虑春节前将有约4000亿元资金到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充裕程度不会减弱,加上一年央票已逼近一年定存利率,在此情况下,不排除央行会在春节前宣布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再度加息。果真如此,那市场压力因素只有越来越大,总体上只能处于中期区间振荡格局。
年报因素的临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重回业绩推动股价的正常投资逻辑。银行、地产、钢铁正面临年报业绩增长带来的低估值修复行情,而近期这种市场风格转换不排除是资金博弈及相关板块价值双向回归的结果。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为金融、地产等权重蓝筹板块带来一些阶段性机会,但从宏观面和资金面上分析,目前尚不具备启动权重股大幅上涨的趋势行情条件。投资者只能暂时在短期和中期的不同运行风格中把握波动操作和行业轮动机会。
广州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张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