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区域经济

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创造蓝色GDP模式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02月19日11:07

  在日照,有件事虽然过去了一年多,并没有成为旧闻。

  2009年8月山东航海家翟墨成功创下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的中国纪录,驾驶“日照号”顺利归航。当年,翟墨被央视评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并被国家海洋渔业局授予“中国海洋公益形象大使”称号。

  日照市市委书记杨军是翟墨这次让世界认识了“日照与海”远航的直接推动者。而对于杨军来讲,除了翟墨驾驶的“日照号”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日照号”要在其推动下完成一个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的“远航”。

  这个“日照号”的元素包括:载重量2亿吨,这是日照港2010年吞吐量;可承载288万人,这是日照全市的人口总数;15.1%,这是日照近5年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

  2006年2月,杨军从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调任日照市出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此前,他曾长期在青岛任职,其任职经历包括:青岛市政府财办主任、青岛证券交易中心总经理、青岛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青岛奥帆委副主席等。

  杨军告诉记者,在青岛的任职确实让他对海洋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更多思考。正是杨军来到日照后,确立了将日照建设成“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城市发展方向。

  2011年,日照的新机遇来了。

  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日照在发展定位与区域合作方面的表述是,“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作为两个‘增长极’之一,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作为重点打造的‘三组团’之一,着力把日照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杨军在日照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誓师大会上表示,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规划历史性地把日照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杨军告诉记者,日照应该是全国第一个提出要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地区。

  而这至少意味着:一,杨军对日照的城市治理和发展的方向选择或将是一场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的探索,二,如果这一城市治理和发展思路能够对中国海洋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那日照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诞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海洋城市的宝贵样本之一。

  1. “把日照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21世纪》:就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媒体上有很多解读,您怎么看?

  杨军:这个规划的出台,在我看来,至少创了两个第一。首先这是“十二五”开局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战略规划,其次,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区域为主的海洋经济综合发展战略。

  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国家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已经真正摆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一种观念和意识不断改变的过程,在经历了两次(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国家在应对危机当中迅速成长。但从国家层面讲,后危机时期的发展,肯定要有更高层次或者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的经济已经是步入全球了,尽管政府强调要扩大内需,但核心的问题是在全球生产力要素的优化布局中,自我循环式的经济肯定是不行的,市场经济面临的一种开放型的经济,海洋经济本身就是把全球的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这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另一个方面,从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国家推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这几个大的区域战略发展之后,回过头来开始对东部这个原来没有主题的,被叫做率先发展的地区进行主题化的发展规划,这个主题就叫作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是一个综合型的,不光是海洋,是海陆统筹的概念。

  《21世纪》:这次规划的批复,对日照意味着什么?

  杨军:《规划》在发展定位于区域合作、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科教人才、扩大对外开放、城乡统筹、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都有重大而又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

  比如在发展定位与区域合作方面,《规划》明确提出,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要作为两个“增长极”之一,青(岛)潍(坊)日(照)城镇组团作为重点打造的“三组团”之一,着力把日照打造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在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方面,《规划》首次明确了日照蓝色经济的“十大基地”,提出日照要发展成为钢铁精品基地、现代海洋装备及配套制造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油气储运加工基地、海洋工程建筑业基地、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海域生态环保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海洋文化和海上运动产业基地、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国家和山东省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以日照港为骨干,港口及港区建设工程、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青日连铁路、日潍高速公路、日照机场、海洋能示范点等一批项目列入国家交通、能源、水利重点建设工程,在日照规划建设多方式、一体化、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枢纽。

  这些机遇还将给日照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比如国家和山东省在日照布局的日照精品钢铁基地,根据规划,到2015年钢铁产业集群的营业收入就可以达到1000亿级的规模。再比如中石化中石油在日照港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也将带动日照构建又一个具有产业链条延伸效应的石油存储-加工-物流千亿级产业集群。

  2. “跳出日照看日照”

  《21世纪》:我们的判断是,在“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或将有更多的区域蓝色经济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新一轮的海洋城市发展也将成为热点,在此背景下,日照的海洋经济发展,一方面具有探索意义,另一方面,也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杨军:是的,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我们一方面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争创一流。为此,我们提出要着力增强五种意识。

  一要着力增强国家战略意识。跳出日照看日照,自觉地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敢于以全球先进海洋城市为标杆,以世界眼光、一流标准来谋划发展,用好国家发展战略“直通车”,加强与国家政策、国家部委、国字号大企业的对接。

  二要着力增强海陆统筹意识。充分发挥日照直面黄海和太平洋优势,把海洋与陆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保护。

  三要着力增强开放开发意识。蓝色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要扩展视野、打开思路,更加注重以开放促进开发、以开发加快开放,面向山东、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服务鲁南、服务半岛、服务陆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

  四要着力增强先行先试意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抢抓用好蓝色机遇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时代赋予日照的历史使命。各级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

  五要着力增强危机忧患意识。要清醒看到,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外,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已于两年前实施,浙江、广东等省也将于近期列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山东省沿海城市都面临《规划》赋予的同等机遇,竞争十分激烈,谁抢在前面谁就能占据发展的主动权。

  3. 蓝色GDP

  《21世纪》:您怎么定位海洋在日照总体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杨军:我曾经把日照比作一艘船,叫做“日照号”,它的航行有对外开放和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海洋是日照发展的最大优势、依托和潜力所在。比如,已经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港,2006年日照港运营20周年的时候,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2010年超过2亿吨。这相当于日照用4年时间再造了一个亿吨港。

  依托港口优势,日照市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形成了汽车、浆纸、粮油加工、石化等临港产业。据初步测算,日照围绕海洋产业所产生的GDP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40%。

  《21世纪》:从战略角度看,应该说,包括日照在内的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赢得了最好的战略机遇期,但客观上讲,机遇不仅仅属于日照自己的,日照凭什么可以在区域性的竞争中取得先机?

  杨军:日照处在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业基地和鲁南经济带的节点上,发展海洋经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港城、港带、港桥、陆海”一体,以海洋资源为基础、亿吨港口为依托、临港产业为支撑,深入实施“港口立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港口经济主导跨越发展、带动经济提速的新格局。

  在港口建设方面,现在日照港有49个生产泊位,未来将按照280个泊位来规划建设。近两年来已经投资30亿元新建、续建矿石码头二期、30万吨级油码头等重大项目工程,2010年港口吞吐量超过了2亿吨,远期通过能力将达到6亿吨。

  临港工业也实现了新突破,目前已形成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浆纸、粮油加工等临港工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均占全市工业一半以上。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13年,全市蓝色产业、海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5%、18%、8%;2015年分别达到50%、21%、10%,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到2020年,建成产业结构优化、海陆一体发展、海洋经济发达、海洋文化繁荣、文明生态宜居的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和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 破解发展和保护的不等式

  《21世纪》:实现蓝色经济跨越发展,对新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要求很高?

  杨军:今后日照将突出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加快发展涉海服务业,积极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十大蓝色产业,加快推进现代蓝色经济体系建设。主要是钢铁和配套、石化和海洋精细化工、汽车及海洋装备制造业、浆纸及印刷包装业、木材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与海洋新兴产业、现代物流和国际商贸产业、以滨海旅游为主的综合旅游业,以及现代海洋渔业。

  其中,港口是蓝色经济的核心战略资源。

  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除了大力推进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青日连铁路、疏港公路、潍坊至日照高速公路等重大工程外,我们已着手争取规划建设日照至潍坊城际铁路、日照至郑州客运专线,争取开通日照至济南、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动车和至西安、哈尔滨、武汉的客运列车,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日照机场。

  日照已排出307个蓝色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在未来5年的时间内将形成6000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

  《21世纪》:如果,未来在日照港区布局更多石油化工、钢铁等重型化临港工业,这会破坏以“阳光、碧海、蓝天、金沙滩”著称的日照环境吗?比如钢铁,有一种声音认为,应当把日照建成山东的夏威夷,少布局工业项目,日照又是如何来权衡发展与保护之间关系的呢?

  杨军:留住“阳光、碧海、金沙滩”,既是市民的迫切愿望,更是我们发展的根本原则,生态宜居是城市发展目标,在日照,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种姿态、一种说辞,已经成为日照四大发展战略之一。

  当然,一提到钢铁,大家很容易想到是不是过去那种“傻大粗黑”,实际上,国家和省即将布局在日照的钢铁精品基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生产工艺和环保处理上比日本的新日钢铁还要“新日钢铁”。

  已有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5.08亿元,同比增长12.5%,是2005年的2.4倍,五年平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5.61亿元,同比增长27.9%,是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4%;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中,日照居全球城市经济增长率排名第八位,居中国城市未来潜力排名第六位。

  与此同时,日照的资源环境也在发展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2009年,日照连续5年在山东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夺冠,也是在这一年,日照成为全球三个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之一。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无价之宝,一旦破坏掉,是很难用金钱买回来。因此,下一轮的城市发展,要保护和开发好这一特色城市品牌资源,决不能走回头路。

  《21世纪》:具体而言,目前,在日照境内的100多公里海岸线上,海洋产业怎样布局?

  杨军:日照海岸线不长,最新的数据是168.5公里,港口、近海渔业养殖和滨海旅游岸线各占1/3。下一步,我们要逐步调整岸线资源,至少拿出一半的岸线资源来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业;剩余岸线资源也要集约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减排放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孟先亮)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