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阳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财与基金专户 哪种方式更好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强燕
2011年04月03日10:17

  你手握百万资产,投入到公募基金好,还是私募基金

  阳光私募:发展迅速平均规模达2.5亿

  自2004年初赵丹阳与深国投合作在国内推出赤子之心集合资金信托以来,阳光私募已经“7岁”了。

  与之前的地下私募不同的是,阳光私募引入信托平台,将所募集资金通过

信托账户入市投资,同时资金由银行托管。虽然要向信托公司和银行交纳一定的费用,但对投资者而言,投资阳光私募,资金安全性显然更高,同时投资顾问的利益也更有保障。

  不过,开始几年,阳光私募的门槛虽然低至50万元,但其发展速度不快,属于小众关注的对象。2007年多位重量级公募基金经理投身私募界才将阳光私募推至台前,但到2009年阳光私募才真正走到聚光灯下,当年广东新价值公司的新价值2号年收益接近翻两番的业绩经过媒体的反复报道,推动了阳光私募的大发展,2010年阳光私募发行数量达到685只,比2009年增加了八成左右,今年一季度已发行阳光私募产品就达165只,速度超过去年同期。不仅如此,平均发行规模也从2009年的1亿元上升至今年的2.5亿元。

  同时,阳光私募的业务模式也有创新,如去年就出现了合伙制私募。这种模式下,投资者买的不只是某一具体的信托产品,还是一种权益,可以分享公司收益。另外,产品设计上也有创新,不但出现了行业基金,今年也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

  不过,成立阳光私募的门槛不高,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仅为1000万元,一般而言,只要能拿到信托账户,就可以发行产品。由于投资顾问的投资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差异较大,导致阳光私募良莠不齐,而且年度之间波动较大。因此,TOT应运而生,即投资者所买的信托产品再去投资其他几只信托,以期进一步分散风险。目前信托公司、第三方研究机构以及银行都有推出TOT产品。相对而言,第三方研究机构的TOT产品表现较突出。

  小集合和专户:后起之秀东方红团队领跑

  券商集合理财业务原来是针对稍微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发行的,认购起点一般为10万元,人数不限,提取一定比例的业绩提成。不过,去年起,针对中高端客户的集合产品迅猛发展,这类集合的特征类似阳光私募,如认购起点一般为100万元,人数不超过200人,人称“小集合”,与此对应,低门槛人数多的集合理财产品就被称为“大集合”。

  去年券商理财产品全年收益率排行榜中,前十位集合理财产品中有6只为“小集合”产品。东方红资产管理团队成为2010年最大的赢家,旗下东方红先锋1号、东方红先锋2号、东方红先锋3号三只“小集合”上榜,此外,华泰证券旗下小集合华泰紫金智福、华泰紫金策略优选,申银万国旗下的宝鼎2期等均表现不俗。今年券商的小集合新品成为券商集合理财的主打品种,并颇受追捧,像国泰君安推出的首只采用对冲策略的君享量化仅发行一天就募集超过5亿元,还有多家公司的小集合产品都出现还没开始发售即有预约认购大半份额的情况。

  早在2009年“一对多”专户业务获批之前,基金已经在尝试私募业务,当时也是与信托公司合作,模式与阳光私募相同。不过,在2009年9月“一对多”一推出即备受追捧的情况下,基金将私募业务的重心转向“一对多”,像广发、国投瑞银、大成、汇添富、招商、易方达等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发展都非常快,其中国投瑞银在“一对多”业务上率先推出投资股指期货的产品,目前其首只对冲基金运行两个来月获利已超过4%。

  业绩评判

  三年业绩首尾达到134%

  私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不管是阳光私募,还是券商小集合、基金“一对多”专户,其吸引百万资产人群的最主要因素都是“利益共同体”。与公募基金主要靠管理费收入不同的是,私募们主要靠盈利提成或管理报酬,即私募要为投资者赚到钱,自己才有钱收。如果管不好,则分文拿不到。从实证数据看,私募业绩悬殊情况较公募基金要大,有些私募成功助力百万富翁晋级千万富翁,但也有些私募导致百万财富大波动甚至出现缩水。

  以阳光私募为例,国金证券今年1月的报告显示,过去三年的年均业绩首尾达到134%,即使考虑到偶然因素采用前后10%产品的平均业绩进行比较,年均首尾仍达到78%。

  目前阳光私募的管理人主要来自三方面:券商、基金以及民间,也有些出身于实业投资或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相对而言,券商系和基金系在投资方面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整体上对风险的管控能力较强,特别是来自券商自营部门或基金公司的投资顾问,都有管理大资金的经验,在资产配置上具有一定优势,而民间高手往往是自己在实战中摸索出一套操作技巧,在资金规模扩大至其原有实践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后,很可能会出现技术不适问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不足。当然在热点把握上,也许民间高手们会更敏感,而这往往也会导致其产品净值波动较大。

  另外,即使是同一个投资顾问,业绩也未必每年都很稳定。由于每个投资顾问的管理风格相对固定,而市场不同时期热点主题各异,如果配置与市场相符,业绩则会有较好的表现,反之,则可能在一定时间段表现平平甚至跌得较惨。过往几年的数据显示,几乎每一年的年度业绩冠军在下一个年度都会出现业绩变脸的现象。去年的阳光私募冠军常士杉今年一季度难得地持续优秀,原以为他能打破这个怪圈,但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的业绩冠军已由新人接棒了,前三名换上了新面孔。

  由此对具体的投资者而言,则变得很难选择。每年都有不少投资者冲着业绩冠军的声誉买他们的产品,但多换来失望不满,而基金经理也备受困扰,一方面要承受业绩下滑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投资者的指责,有些人难免“动作变形”,业绩进一步滑坡。

  投资提醒

  不要盲目追星

  以阳光私募为例,“明星”故事多多,比如,有些投资顾问原来是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连续多年获得排名靠前的业绩;又比如,某投资顾问原来只是一个怀揣8000元跳进股海的小股民,经过十多年磨炼,身家高达数亿元……

  这些故事可能都是真的,但未必有多大帮助。因为公募基金多是集团作战,有一整套投研、风控体系以及较丰富的资源,当明星基金经理脱离这个平台后,其个人能力的局限就会逐渐显现,这也是一些公募界金牛基金经理投身私募后业绩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而所谓的民间股神,风险可能更大。近几年业绩垫底的、濒临清盘的阳光私募基金中有多只就是由这类投资顾问管理的。不久前,一民间高手出身的私募基金经理就将其所管理的产品“转让”给其他公司管理,自己又跑回去做有偿咨询、收费荐股的老本行去了。

  因此,专业人士建议,在选择一只私募产品前,不要为所谓的明星光环所迷惑,一定要对投资顾问有全方位的了解,包括投资经历、投资理念、投资策略、产品风险收益、公司成长远景等,对其业绩表现有较长时间的了解。

  不过,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较难与投资顾问有很深入的交流,这时候不妨借助第三方研究的力量,目前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第三方机构已经对私募有较长时间跟踪、分析,广州的瑞富投资、壹私募网研究中心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期为投资者筛选出更好的产品。不过,最终投资者还是要考虑私募的风格与自己的诉求是否相符。

  记者观察

  跟基金经理走?还是跟公司走?

  近几年,由于私募发展迅猛,公募基金业人才流失严重,一些相对成熟的基金经理都自立门户。而一些私募在业务做大之后,原来的利益共同体发生变化,或投资理念发生冲突,导致有一些投资经理出走,比如原新价值的唐雪来、原金中和的邓继军和彭迅、原菁英投资的文婷和苏志坚都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

  而与阳光私募不同的是,无论是券商集合理财还是基金专户业务,相关的投资经理都还只是“打工者”,而不像阳光私募的管理人受益那么直接,因此,困扰公募基金投资者的经理跳槽现象同样也会在专户和集合理财上出现。比如,“一对多”专户方面,原在广发基金担任多只产品投资经理封树标不久前就离职,他的出走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客户要投诉广发基金,也引发了关于基金经理是否应该适用约束机制的大讨论。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高端金融服务市场的发展,私募界的人才流动难免。由于发展太快,目前私募已经凸显人才瓶颈,高薪“挖角”现象将会不断出现。据了解,多家私募公司在招兵买马,大量招聘研究员、投资经理、风控人员以及量化投资专才等。人才的流动会导致未来的私募选择也增加一道选择题,是跟踪基金经理走?还是跟踪公司走?

  如何参与私募产品?

  有意认购私募产品的投资者不妨和银行、券商或基金的私人银行部门或大客户理财部门接触,也可与一些第三方研究机构联系,在确定要参与后,通常需要签署合约,将资金汇入私募指定的托管行账户中就可以了。对非短期私募产品,如果要退出,可申请赎回。一般应在产品的开放日前提出申请,有些产品是每周开放,有些是每月甚至每季才开放一次,投资者需要提早提出,以免错过开放期。另外,退出后资金到账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十多个工作日。因此,对短期内需要使用的大额资金,不建议投资于私募产品。

  何为结构化信托?

  所谓结构化信托,指的是其受益人的风险收益设计上存在差别,即一类为次级受益人,一类为优先受益人,次级受益人通常为投资顾问,优先受益人则为其他认购该产品的投资者。

  次级受益人和优先受益人各按一定比例认购该信托,次级受益人一般最多认购不超过50%,通常为20%-25%左右,信托会约定用次级受益人的资金来保障优先受益人的资金安全,即在出现亏损的时候,亏的钱先算在次级受益人上,一般在次级受益人的投资额快亏损完的时候产品就要清盘。

  反过来,如果是赚钱的,则优先受益人往往只能拿固定比例的回报,比如一些在2007年成立的结构化产品,优先受益人约定5年回报35%,超过部分均归次级受益人,部分产品目前的净值已经超过2元,这意味着次级受益人可以拿到其余65%,其收益率比拿20%的管理报酬要高出几倍。也因此,近两年发行的结构化产品期限都相对缩短,但只要业绩好,次级受益人仍是最大赢家。

  合伙制阳光私募特点是?

  去年证监会修改有关规定,允许合伙制账户可以参与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使得成立合伙制私募有了可能。目前合伙制私募还在尝试阶段,只有两三家公司采用这种方式。其特点是,发行产品募集的资金也交托管行存管,但不通过信托平台,而直接用公司自己的账户来投资,节省了不少账户管理费;另外,认购门槛降低了,目前几家合伙制公司的产品认购门槛为30万元。据了解,业绩提成也将低于20%的行规,同时认购者还可以分享到一定的公司盈利收益。其不足之处在于合伙制的税收问题,个人税赋会比较高。

  

(责任编辑:李瑞)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