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周健男在“2011年第三届中国(深圳)创业板高峰论坛”公开表示,今后将从四个方面推动创业板市场建设:一是创新发行审核理念;二是建立高效再融资制度;三是建立创业板特色的并购重组制度;四是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一位熟悉深交所
的券商投行人士称,这四条措施是深交所对创业板发展战略的系统总结,也是首次全面对外公开披露。周健男总结了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公司上市以来的发展状况。截至6月24日,创业板已经上市的公司总股本达到346亿股,流通股本达到111亿股,共募集资金达到1732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65.99倍。按照6月22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是6999亿元,流通市值是2145亿元,平均市盈率是40.44倍,比首发的66倍下降了接近40%。创业板自设立以来,累计总成交24242亿元,日均换手率6.84%,已经有1876万个股民开立了创业板账户,其中有37%的人参与了创业板的交易。
在一年多的运行经历中,创业板也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比如部分创业板公司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特点不突出,不符合创业板市场定位;部分公司成长性不够,上市后业绩出现下滑;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过高,导致股价被提前透支;同时资金大量超募,超募资金的使用效率非常低下;创业板高管纷纷套现和减持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今年以来,随着估值的下跌,创业板的高估值问题有所缓解。2011年1月份上市的15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高达92.68倍,最高的是150.8倍。到了今年5月份上市的21家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降到40.7倍,最高68.8倍,最低的只有23.4倍,最新的数据显示,即将上市的公司美晨科技(300237.SZ)的发行市盈率只有18.62倍。
周健男透露,深交所今后将从四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创业板市场建设。
其一,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和服务力度,积极鼓励并支持符合上市条件的互联网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同时,进一步创新发行审核理念,重点关注企业未来成长潜力和价值,不再过度强调企业上市前增长率和发展过程中的瑕疵。
其二,建立健全高效的再融资制度。周健男认为创业板的再融资制度应该突破现有主板再融资制度的框架,进行有针对的创新,比如小额快速融资等,来增强创业板市场的吸引力。
其三,推动建立适应创业板企业特征的并购重组制度。目前适应主板公司并购特点的并购重组制度,并不完全适应创业板企业的特征,因此应该推动建立适应创业板的并购重组制度,降低创业板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活动的难度,提高并购效率。
其四,健全创业板的直接退市。纳斯达克市场在1985年到2008年间,一共有11820家公司上市,而在这期间退市的公司数量达到12965家,退市公司的数量超过了上市公司的数量。呼吁尽快推出创业板直接退市办法,这将有利于化解防范市场风险,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此前国内互联网企业主要上市地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此次深交所明确互联网企业“抛绣球”,主动邀请此类企业前来深交所上市。一位与深交所接触较多的资深投行人士称,周健男透露的这四条措施中,直接退市制度是深交所一贯力推的措施,再融资制度此前也有所呼吁,除此以外,其他两条是深交所高管首次系统性地对外阐述,颇有深意。以第一条看,意味着发审委今后对于创业板审核思路略有变化。支持互联网企业创业板上市,也许意味着红筹架构企业回归A股路径在拓宽。第三条意见,创业板特色的并购重组制度也值得投行去事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