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俊
继
金亚科技、
汉威电子控股股东率先宣布延长锁定期1年后,创业板首批和第二批上市公司中的32家公司发布公告,大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时间从数月到一年不等。在创业板“大非”解禁令市场不安的当前,此举无疑缓解了创业板的最大近忧,可以看作是创业板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大股东勇于承担责任的体现,值得投资者给予掌声。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设立以来,迎来了大批成长性好的优质公司。但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减速、股市资金流出等大环境影响,创业板公司表现不尽如人意。据统计,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去年上半年增长22.69%,今年上半年却同比下降2.25%,部分公司出现亏损;目前已有21家公司预计今年三季度业绩报忧。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受到一定程度质疑。
而创业板首批28家与第二批8家公司“大非”即将度过3年的锁定期,于今年10月末11月初与12月末实现全流通,更令创业板股价承压。由于“大非”解禁,10月创业板解禁股逾34亿股,为创业板设立以来月度解禁数最高值,为9月解禁股数的14倍多,为今年来月均解禁股数的8倍多。
数据显示,9月12日至9月26日,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平均下挫近14%。此前创业板不少“小非”不断减持,一些高管纷纷离职,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再联想到中小板上市公司一些“大非”解禁后选择减持的事实,投资者对创业板大非解禁后将抛售的预期并非多虑。
对此,有观点认为应该对“大非”给予制度性限制,如对业绩变脸公司强制延长禁售期等。应该说,通过一些制度安排,规范“大非”减持,各方无疑都能接受。但创业板大非股东在履行3年的锁定期义务后,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出于资产配置、个人理财、改善生活等目的,减持股份无可厚非。因此,没有特殊的理由,应慎重采用强制创业板“大非”延长锁定期的措施,因为这有违契约精神,与股权分置改革初衷、资本市场通过资本流动配置资源的法则相悖。
正当市场感觉为难、情绪悲观的时候,金亚科技、汉威电子控股股东于9月18日和9月21日相继宣布延长锁定期1年,让投资者看到了一线曙光。而27日32家公司大股东跟进延长锁定期,因解禁给投资者带来的交易压力已大大缓解。
市场一直对创业板公司寄予较高的期望,但创业板公司的负面消息一直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板公司的形象。创业板公司大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无疑有利于树立承担责任的形象。
同时应看到,目前创业板公司股价低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延长锁定期缓解了市场压力,但不一定能根本扭转股价颓势。在市场各方协力提振信心的时候,创业板公司不妨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首先,未延长锁定期的大股东,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尽力稳定市场。创业板首批上市的公司(2009年10月30日上市)和第二批上市的公司(2009年12月25日上市)共36家,仍有2家未做出回应。而之后上市的公司,也可借鉴上述34家公司的做法。
其次,力所能及地实施增持或回购,进一步增强二级市场信心。9月19日,首批上市的
立思辰董事长、控股股东池燕明率公司8名高管宣布增持股票共21.73万股。虽然增持股份并不多,但考虑到公司高管薪酬并不丰厚,此举无疑也受投资者欢迎。实际上,
宝利沥青、
恒信移动等多家创业板公司大股东今年来都实施过增持行为。
第三,更加努力做好上市公司经营,规范运作,以业绩提升提振股价。当前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关键时期,而创业板公司正是我国先进技术、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提升业绩不仅能提振公司估值,还能为国家产业升级做出贡献。
同时,相关部门可考虑对勇于承担责任的“大非”股东给予政策支持。监管部门可以将股东行为记入诚信档案,作为今后对公司再融资等相关决策的参考依据。在当前特定时期,财税部门可考虑对这些股东给予税收优惠,如对主动延长锁定期一年的大股东,对其红利所得税给予一定幅度的折扣;延长期满后减持,对其资本所得税收给予一定幅度的折扣等。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