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贫困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地域环境条件是造成贫困的客观条件
自然环境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也是人类至今为止难以改变和无法完全克服的因素之一。而贫困人口所生存的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大部分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的石山区、黄土高原区、偏远荒漠区和冰川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因此,农民收入水平低。
就我国贫困地区而言,区域环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征:
1.自然地理环境极为复杂
贫困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极为复杂,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贫困地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多为褶皱沟壑区,地表支离破碎,地形复杂多变,山势陡峻凶险,相对高差极大,在国际上被划为最差生存区域。而在世界公认每平方公里只能养活15人的最差生活区域区内,却拥挤着每平方公里100~150人的人口,超载5.7~9倍。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根本无法与平原地区相提并论。再者,这些贫困地区正处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气温、降水年变率大,自然灾害种类多且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大。
2.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差
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差,1993年国家扶持的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水平的50%;耕地条件差,大部分是靠天吃饭的旱地,机耕地面积仅占36%,有效灌溉面积占3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和20个百分点,旱涝保收耕地面积1993年人均仅0.36亩。
3.交通闭塞
贫困地区普遍交通不便,而且因交通闭塞,致使信息不灵,贫困地区许多企业得不到及时的市场情报,盲目生产,产品找不到销路;过高的运费,增加了成本,削弱产品本来就不强的市场竞争力。缺乏灵便的信息,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经营,削弱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交通闭塞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及时转化为经济资源。
4.资源相对贫乏
我国贫困地区的矿产资源从总体上看储量较为丰富,种类比较齐全,但是开发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金属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30多种,非金属矿有60多种,煤炭资源也相当丰富。但从摆脱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则供给不足。一些地区的矿种是贫矿多富矿少,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采矿、冶炼的难度和投资;有些矿产埋藏深、矿层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矿石可造性差,加之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人才和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因而相当时期内难以开发利用。此外,我国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饶,但开发旅游水平不高。我国贫困地区拥有全国大部分山岳风景名胜,有众多的河流,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一系列革命纪念地,有许多自然保护区,也有多民族、多文化的民情习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然而,贫困地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已经利用的也不尽合理,对脱贫致富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5.资本短缺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经济落后国家或贫困地区的经济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资本和投资。在贫困地区,投资的主体首先是政府,从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来看,不可否认,国家为了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通过多种途径对贫困地区输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却是有限的。据统计,1982-1988年,不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71.17亿元,仅占全国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747.4亿元的16.7%,和发达的东部相比差距更大,1982年不发达地区人均投资颇为59.5元,为东部地区人均投资额96元的62%,而到1988年,不发达地区人均投资额虽达242.9元,但与东部地区人均投资额615.2元相比,比重却下降为39.5%。尽管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同摆脱贫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投入,事实上国家投入的资金却是极其有限的。从贫困地区政府的财政能力来看,受经济基础薄弱、财源匮乏的制约,贫困县财政收人的增长极为缓慢,规模极为狭小,而支出却不断膨胀,绝大部分贫困县收不抵支,对上级财政的依赖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区域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贫困地区的环境条件自然是贫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贫困的深层原因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区域的经济实力取决于区域拥有的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竞争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素质,它们直接决定了产业创新、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提高。1994年的贫困地区资料显示,劳动力文化程度为:文盲半文盲的农户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指数和贫困强度指数分别是小学文化程度的1.5倍、1.6倍,是初中文化程度的3倍、3.1倍和3倍,是高中文化程度的3.9倍、3.3倍和3.4倍。贫困程度与文化程度成反比。人口素质低下是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一个深层原因。人口素质低下不仅表现在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低下上,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
(1)轻商赋役,求稳苟安,缺乏进取精神。贫困地区许多人认为,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件耻辱的事情,买卖东西是不光彩的人干的。他们宁愿在自然经济狭窄的轨道上转圈子,就是不愿意跳出来从事商品生产。在生产上追求家庭生活所需的“小而全”“万事不求人”,把吃饱穿暖当作最高生活目标,以致许多人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守着丰富的资源挨饥受寒。
(2)依赖思想比较严重。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扶贫依靠纯生活救济的扶持方法,使贫困地区不少人滋长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形成“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扶持”的思想,形成了“越给志越短,越给人越懒”的反常现象。
(3)封建迷信盛行。落后和愚昧必然产生迷信,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价值观念导致了封建迷信活动的泛滥和对神灵的顶礼膜拜,导致了对知识和创新的鄙视。这种封建迷信风气,不仅耗费了本来可以积聚起来的财富,而且严重地腐蚀着农民的心灵,耗散农民的精力。封建迷信活动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无所需求,对教育事业的轻视乃至大量文盲的产生。大量文盲的存在必然导致生产手段的原始、落后,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制约着贫困地区的脱贫。
(4)文化科技素质低。人口的文化素质低下,一是贫困地区适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较高;二是总人口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所占的比重低:三县劳动人口的平均文化低,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差。贫困地区存在的问题,一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产业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合理,大多数集聚于城镇并集中于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作为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第一线和企业则科技力量薄弱;三是人才、智力流失严重。
三、国家政策区域差异是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
(1)对外开放政策。整个80年代国家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先后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另外还在东部设立了13个保税区,在3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绝大部分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些对外开放前沿地带,从引进外资、进出口配额到外汇留成等各个方面享有大量优惠政策。1988年出口创汇留成比例,经济特区为100%,广东、福建为30%,少数民族地区为50%,其他地区仅20%。这些优惠政策和其他条件共同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进而带动了该地区的发展。尽管少数民族地区外汇留成比例较高,但由于受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其他条件限制,其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快。
(2)金融信贷政策。80年代至今在东部地区高收益率的刺激和诱导下,中西部地区资金纷纷流向东部地区、出现了资金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逆向流动。这样一来,贫困地区不仅难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而且本地资金也大量流失,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大受影响。此外,由于物质基础薄弱,偿还能力差,国家在贫困地区的信贷政策上也不利于其发展。
(3)投资政策。80年代以来国家在基建投资分配上严重向东部地区倾斜。1979~1991年东部地区得到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的49.2%,而中西部仅占42.8%。1994年东部人口占全国40.8%,国民生产总值占59.1%,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占40.8%,中西部三者比重分别为59.2%、40.9%和42.7%。尽管就中西部来讲,投资比例大于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但中西部经济发展客观条件远不及东部地区,理应对中西部予以较多投资,如果再考虑到中西部人口比重,投资比例理应增大。而且国家在中西部投资中,还有不少部分是为东部经济服务的,如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为输出资源而修建的道路等。结果这一部分投资愈多,中西部输出资源愈多,因不合理比价关系而失去的利益就愈多。况且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结构呈现多元化格局,国家投资的主体地位下降,地方投资和外商投资比重上升。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缺口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较小,而中西部地区则陷入一种既缺乏资金又留不住资金的困境。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开放,使东部沿海地区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学到了世界上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了效益观念、时间观念和竞争观念等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观念,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效率提高、进取性增强。所有这些,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对外开放起步较晚,开放程度低,因而还缺乏与对外开放相知应的种种社会条件,人们思想观念还比较陈旧,工作效率低,不思进取的封闭心态依然存在,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素质的人口不是凭空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