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沪等地骤降大雨,引发人们热议城市防灾救灾话题。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王景慧、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万鹏飞博士。两位专家提出—— 城市规划会对灾害天气作出防范,实施需要一个系统的配套 记者: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考虑城市的防灾、救灾工作? 王景慧: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会对灾害天气作出防范,比如对暴雨会用多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降雨强度的“重现期”,即这样的暴雨多少年会重现一次。不同的城市、城市中不同的地段的重现期不同,规划重现期越长,建筑就越安全,建设时也就越花钱。规划之后的实施需要系统配套。 城市防灾救灾与空间形态息息相关。城市副中心有利于防灾救灾 记者:城市防灾救灾与城市的规模过大是否也有一定关系? 王景慧:是的,但更重要的是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的问题,常有的城市形态是单中心,市区蔓延如同摊饼,层层环路加放射路。这对小城市方便,对大城市则不行。这样的布局势必造成中心区拥堵,对防灾当然不利。大城市因为交通的需要建设立交桥,造成“大雪上不了坡,大雨下不了洼”,在灾害性的天气中造成交通困难。立交桥不能看成是现代化的象征,它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的治本方法,应该是疏解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建立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副中心。副中心达到一定规模,功能健全,能起到吸引、转移中心区功能的作用。这样的规划布局有利于城市的防灾救灾工作。 防灾救灾与老城区保护不矛盾 记者:城市的防灾、抗灾是否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况,比如说北京在保持古都风貌的同时,又要解决城区的安全问题? 王景慧:防灾救灾与老城区的保护并不互相矛盾。以北京为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很严格,要“整旧如旧,原汁原味”,与防灾并无矛盾。绝对数量不大。第二是历史地区的保护。北京现在有历史文化保护区30个,对其保护是只保护外观的整体风貌,内部还是要进行现代化改造以适合居住要求,街道胡同也要改善基础设施。第三是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的保护,不存在矛盾。 城市紧急事件管理的最大问题是防灾救灾的资源没有整合,缺少协调机构,更需要健全的制度保证 记者:城市紧急事件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万鹏飞:按照学者的研究,城市紧急事件的管理可以划分为四个环节:中、长期规划,在灾害可以预见发生的短期内,各种资源的动员,灾害发生后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记者:您认为在城市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万鹏飞:目前我们的城市在上面所说四个环节的工作上都还有所欠缺。但最大的问题是防灾救灾的资源没有整合,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比如,北京城市很大,涉及到公共管理的很多方面,每个具体部门管辖的范围都有限,如果没有一个处理紧急事故的总体管理协调机构,各方面在庞大的城市与复杂的情况面前就很难协调起来。你管你的,我管我的,整体反应慢、力量也不集中。我们现在就缺少这样一个在防灾救灾中负责协调的机构。 记者:是否还需要健全的制度来保证? 万鹏飞:我们需要一个制度来明确什么样的灾害要进入管理之内,明确对紧急状态级别的公示,明确对什么样的灾害要动用什么样的资金、资源,等等。现在很多安全管理方面的事故,如果有制度或制度足够完善,都可以避免。我们现在的体制,还是一种“事后动员”体制,不是制度化的,在突发事件面前很容易失去秩序。我们目前在防灾救灾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应该尽快出台《灾害管理法》或者《紧急事件管理条例》等相关法例。 各城市面临的问题都一样。要使防灾救灾成为大家都关注的问题 记者:各个城市在地理与文化上相差很大,城市的安全管理是应该因市制宜,还是有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机制? 万鹏飞:我认为,在城市的防灾救灾上,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相当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各个城市面临的问题都一样。比如灾害救援的程序、预警的机制,等等,在各地都应该差不多。虽然各个城市有些具体问题,但防灾针对的是一个非常态的东西。这在各地都是一样的。 记者:还应该对普通的老百姓做些什么? 万鹏飞:美国有学者说,灾难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问题,因为灾难的发生,人是受害者,人也是管理与抢险救灾者。要使防灾救灾成为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如编发各种防灾、救灾安全手册,内容具体到某种灾难来了老人怎么办、小孩怎么办、残疾人怎么办、在家的人怎么办、在露天环境下的人怎么办,让老百姓对灾害有认识、有了解,面对灾难时不惊慌,有利于把损失减到最小。再比如,建立灾害定期发布制度,健全灾害的预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