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两项“指令”在宁波发标了。 7月15日,亚洲最大的欧式插座生产商——慈溪宏一电子有限公司,向本报证实,该公司日前将生产所需的6000多种原材料送到欧洲的检验机构检验,结果显示,有17种材料不符合欧盟的两项“指令”要求。 这“两项指令”即欧盟去年2月13日公布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以下简称“指令”),由于牵涉面广,两项指令的出台经过了近10年的讨论磋商。一经欧盟正式公布后,即成为欧盟范围内的正式法律。 根据欧盟相关规定,《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适用于产品前有18个月的过渡期,因此该指令的真正生效日期应该是2004年8月13日以后。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则预留了更加宽松的时间,其强制执行期是2006年7月1日。 按照指令的有关条例,“这次检验出来的17种不合格材料,如果用替代的材料,就要增加成本4%左右。”宏一电子总经理沈国强说。 除此之外,欧盟两项指令实施后,宏一等厂家至少每个月都要这样检验一次,光检测费一年就要200万-300万元。 宏一只是受困欧盟两项指令的一个个案。宁波市外贸局一人士透露,两项指令对宁波市30多种出口欧盟的电子电气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受累企业已超过500家,涉案产品在欧洲市场上的年销售值达到10亿美元。 10亿美元产品出口受阻 虽然是薄薄的两纸公文,但带给中国电子电气行业的却是沉甸甸的危机。 欧盟两项指令公布后,中国有关部门曾在去年进行过一次初步调查,如果欧盟的这一指令付诸实施,中国对欧出口的约12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将可能被欧盟拒之门外,而浙江宁波占到了1/12。 “在浙江特别是宁波这种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方,也是遭受技术壁垒最频繁的地区。”对欧盟两项指令一直高度关注的宁波市文化局副局长傅丹说。 傅丹还有一个身份是浙江省政协委员。在今年2月下旬浙江召开两会期间,她提出预警提案:技术壁垒对电子电器产品出口的严重影响。 “这(欧盟两项指令)至少给出口造成三种阻力。”她说,“一是将加大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二是受传统贸易方式制约,应对难度加大;三是连锁反应,使浙江电子电器出口面临‘十面埋伏’的尴尬境地。” 据宁波官方资料,宁波市作为国内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电子电气业十分发达,电子电气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冰箱、洗衣机、空调、吸尘器、电熨斗、烤箱、煎锅、照明设备、电子电气工具等30多类。 而欧盟已经成为宁波市机电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以宏一为例,这家年出口额超过6000万美元的企业,产品全部是出口到欧盟市场。 宁波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负责人单鸣介绍,机电类产品是宁波的第一大出口商品,而电子电气类产品是宁波市机电产品的主要出口品类之一,“每年出口到欧盟的电子电气产品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慈溪就有5亿美元。” 单鸣说,由于宁波市电子电气类产品普遍含有被欧盟两项指令禁止的有害物质,因此30多类电子电气类产品几乎都将被欧盟拒之门外。 单鸣称,两项指令对江苏、广东等电子电气产业较集中的区域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出口产品成本大增 对于欧盟的两项环保指令,宁波市外贸局一官员肯定地说:“表象是为环保,实质是欧盟对其他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当然,也不仅仅是针对中国。”他同时强调。 “这是欧盟钳制你的发展。他们说话算数,我们不算数。”慈溪市师桥歧山电热器厂总经理韩大如说。10多年来,韩的工厂一直以生产电器工具为主,主要产品有欧式、美式、英式三大电源插座等,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元。 “主要是价位低,冲击了他们的市场。是否环保材料其实并不重要。”韩大如进一步表示,“本来就是欧盟自己做这些不划算,让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中国做。我们的很多产品靠手工制作,这样的指令一过来,企业肯定大受影响了。” 由于提前预料到两项指令可能带来的影响,韩大如在去年对公司的发展战略作了一次大的调整,“幸亏我们调整战略,产品开始以国内为主打,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两项指令的实施将迫使企业寻找新的替代材料。 宏一电子主管出口的方科女士透露,宏一出口欧盟的产品平均利润率是5%。“如果用替换性材料,就要增加成本4%左右。”方表示,“我们的原材料本来就来自欧洲和日本,现在还得另外从国外寻找替代性原料。” 另一方面,《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规定,有10类产品交流电压不超过1000伏、直流电不超过1500伏的设备过了使用期限必须报废。而且,这项指令除对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回收和处理程序作出特殊规定外,还规定回收费用由生产者承担。 《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则规定了6种有害物质限制使用。他们是: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PBDE?、聚溴联苯?PBB?,而限制使用这些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设备产品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电子电气设备10类产品以及家用电灯泡等,一旦检测出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将被退回。 “这意味着所有出口商必须为输欧产品预留回收费用,必然导致企业成本的大幅上升,从而直接影响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宁波市外贸局一位官员表示。 技术壁垒还是发展方向? “欧盟的出发点也可以理解,电子电气垃圾的确给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宏一的方科表示。 近几十年来,全球电子电气工业膨胀,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也随即而来,世界各国处理报废电子电气产品的负担越来越重。 一份资料显示,仅1998年,欧盟地区回收处理的电子电气废料就达600多万吨。2001至2002年间,仅德国一国用于处理电子垃圾的支出就接近5亿欧元。 欧盟两项指令出台后,有媒体称其为“欧盟制造的又一个技术壁垒”。因为指令的要求确实超出了国内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 对此,方科持相反意见,“不能完全把欧盟此次新标准当做技术壁垒看待,欧盟新标准毕竟是一个常规性的安全标准,这对提升整个电子电气产业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壁垒也是趋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高向军处长也表示,“这两个指令中的规定是一个趋势,对于环保是很有意义的。” 他说,中国的垃圾通常采用填埋的处理方式,而电子产品中所含的重金属会下沉,若干年以后,这些下沉的重金属会污染地下水,而地下水被污染是难以治理的。欧盟两项指令中,关于电子电气产品回收的规定,以及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规定,对环保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国企业应该尽快跟上这个趋势。 尽管宁波涉及欧盟两项指令的家电和电气类生产企业超过500家,但很多企业对欧盟两项指令缺乏的对策。 宁波市外贸局一官员介绍,欧盟两项指令出台后,宁波市机电办和市外贸局多次组织相关企业进行研讨,解释欧盟“两项指令”的内容,但企业界似乎并不热心。 韩大如认为,新材料的运用和新技术的革新不是一个企业能做成的。况且,离真正强制执行还有几年。 这个观点也得到方科的赞同。不过,她认为,“政府和行业协会只是沟通,解决之道最终要靠企业自身。” 有关专家指出,政府应抓住国内大型的供应商和制造商来带动整个电子电气行业对欧盟新指令的重视。当一些国内大企业行动起来后,其供应商或一些中小企业才会给予足够重视。 此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一位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要借鉴国际知名企业应对两项指令的措施及经验。” 他建议,国内企业或协会应与欧盟电子电气生产企业加强交流,了解其废旧电子电气产品回收的办法,探讨双方合作回收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