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告急背后 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局融资担保处处长袁振春走马上任两个月,他现在的心情多是喜忧参半。本月中吉林省第一家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将正式挂牌,但这对资金需求处于“饥饿”状态中的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融资困难是制约吉林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按照《吉林省民营经济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纲要》要求,到2010年,需要投入2400亿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据该局融资处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吉林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量为965亿元,这其中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完成量为413亿元,表面看来,在吉林这样的老工业基地,非公经济基本有了占半壁江山的地位。但如果将数据细究下去,问题便凸现而出。 在这413亿中,民营经济完成投资为231亿,其中自筹资金92亿,占完成投资的40%,引进资金130亿,占56%;而银行贷款为7亿元,仅占民营投资总量的3%,而扶持资金只有0.5亿元,不足0.2%。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全省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满足率不足50%,流动资金满足率不足70%。”袁振春分析。据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局的数据统计,由于流动资金不足,吉林全省民营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接近30%,浪费相当严重。一位中小企业局的官员解释:“一方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当多的部门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重视不够,资金扶持并不到位;二是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尽管吉林全省储蓄已达2000亿,但银行对民营企业放款控制得近乎苛刻;三是现有的招商方式陈旧,收效不佳;四是融资体制不健全。” 尽管东北包括吉林自去年来全国举行了不少声势浩大的招商活动,各地企业家也纷至沓来,就在记者采访的几天内,长春当地媒体上有大量留学生创业团、南方企业家在吉林考察的消息。但据袁介绍,目前效果并不理想,更多企业家仍持观望态度。而一位来自温州的企业家私下对记者表示:“我们以前在东北投过的项目基本上都亏了,我们温州有句笑话:‘只有卖塑料鞋的人才能在东北赚到钱’。” 吉林现有的三个产权交易市场均是以为国企服务为出发点,但因交易产权多存在权属不清等问题,致使三个市场均冷冷清清,根本无法担负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目的。 合法的融资渠道被堵塞,地下交易便日益红火。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在长春,民企地下的融资利率平均已达到银行利率的4倍。 是推倒重来还是改制? 吉林省政府的一份文件显示,吉林将试图从几条路径出发,以期局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最直接的思路便是兴建吉林自己的地方股份制银行,具体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由长春当地知名的两家民营企业——融和集团、吉林修正药业股份公司发起,其他法人或自然人参股,兴办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地方股份制银行。二是在现有长春、吉林两个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通过改组改造,转变为股份制银行。 据知情人透露,举建新的地方股份制银行,其可行性研究报告、发起人参股协议书、注册资本验资等前期工作都已基本完成,下半年将报送人民银行审批;而对原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也已开始,争取一年内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应该说,兴建地方银行在当下各省融资路径设计中属主流思路,但也是充满变数的难测之路。自2002年底以来,各地纷纷表示要推出自己的地方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渤海银行、淮海银行、东北振兴银行,以及海南省省长卫留成公开表示将努力“复活”已被关闭的海南发展银行。 早已跃跃欲试的地方股份制银行仍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袁振春表示,随着国家今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想短期内实现创建吉林本地股份制地方银行的愿望难以实现。 于是,吉林省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条路径,选择了担保体系的建设。“虽然我们把这条列为第二,其实在实际工作中,这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袁振春强调到。 据吉林中小企业发展局的资料显示,60%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是3B或3B以下。建立担保机构,以化解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的问题成了一条可行之路。 吉林省今年将对全省现有的27家信用担保机构进行整合、规范,以提高风险控制及资金补偿能力。具体步骤是利用一年时间,在建立各市(州)担保机构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或多个省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以促进担保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尽快形成。 “就在昨天亚洲开发银行已与我们接触,将投入一笔资金建设我省担保体系。”袁说。 第一家民营风投之命运 7月15日,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第一家民营风险投资公司——吉林汇正风险投资公司将正式挂牌。 汇正风险投资公司的董事长王希田感觉良好,“我们是省里的试点单位,不仅在税收上有一定优惠,而且在前期投融资中会得到省中小企业局的全力帮助。”汇正的融资计划显示,其今年的融资任务为2亿-3亿元,而这个指标在明年要增至10个亿。 对于这笔资金如何筹集,王有一个自己的蓝图,“我仍是汇正的大股东吉林海天实业的董事长,我们不仅有省科技厅及中小企业局推荐的精选项目,而且我们自己就有为吉化配套的生产叔十碳硫醇的项目,所以前期靠项目引资金不成问题,等到发展一定阶段后,省里的担保体系也将会建设完成,那时我们也可以从吉林的银行融得成本更低的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但袁振春只是部分同意王的说法,“在几种拓宽融资渠道的思路中,唯有鼓励各种资本投资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这个方案,才是已经真正地实施。我们将以吉林汇正为先行试点,通过对他们的观察与监管,逐步完善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规范管理,制定统一的风险投资机构创建和运营的地方性法规或条例。我们希望在两年内在全省再成立九个类似的民营风险投资公司。” 但袁也希望风险投资公司们不要对政府寄予过大的期望,“汇正是第一家试点,我们当然会慎之又慎,可以说我们现在推荐给他的项目,都是我们精挑细选、成活率在100%的项目,而且我们也允许,他们运作的项目均享受高新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他们的5000万资本金可分批打入。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会一包到底,而且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将融资的目标放在省外甚至境外,而不是省内的银行。毕竟,我们为他们做的定义是成为一个集聚民间资本、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稳定平台。” 除了担心风险公司成为原本就紧张的银行资金的分羹者,袁振春更为风险投资如何退出而挠头不已。 “吉林到现在没有一家中小企业上市,在这方面我们在经验与人才及资源上基本是一片空白。而且吉林的中小企业本身条件并不好,解决自身问题达到上市标准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一年内,吉林省仍然没有中小民企能在国内或国外的相应板块上市。风险投资公司们是否会被打击得遍体鳞伤,从民间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想法是否会碰壁?袁振春发现融资难的问题转了一个圈,又原封不动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形式绕了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