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南方证券由于国债回购失败、自营业务亏损和挪用客户保证金等被深圳市政府接管后,华夏证券再次由于同样的问题而陷入破产的危机。
6月25日,阴霾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华夏证券。这一天,北京市副市长翟鸿祥亲临华夏证券组织召开会议,会议的核心是全力挽救华夏证券,不能让这家市政府直属的证券公司走向破产。这次会议宣布撤换华夏证券董事长周济谱和总裁赵大建,原京泰集团副总经理黎晓宏接替周济谱担任华夏证券的董事长。
相关报道:
券商逾九成赞成淘汰机制 八成认为市场陷入危局
不良资产率超过五成 129家券商直面熊市生死劫
有意思的是,市政府及新任董事长在会上给华夏证券进行诊断而得出的结论是:“华夏证券的问题在券商中间属于正常状态”。
业内人士指出,当一家行将破产的公司把其糟糕的财务状况当做“正常状态”时,任何人都会意识到券商这个行业已经充满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那么,到底是怎样糟糕的“正常状况”让华夏证券的大东家——北京市政府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担心?
国债回购显然成了这次华夏证券传言破产的“最后一根稻草”。《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9日称,华夏证券在国债回购交易中亏空人民币30亿至40亿元,这一数字由中国证监会4月以来彻查券商国债回购后传出。
同时,华夏证券的自营证券业务也时运不济,随着近两年来的股市大幅下跌而出现大量浮损。而同样“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在过去两年里一直致力于重组的华夏证券并未能取得显著成效。更为严重的是,历年积累的“不良资产”已经让华夏证券犹如深陷淤泥,并时时处于存亡线上,而只要没有跨越这一步,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它出现危机。
“坦率地讲,作为中国最老牌的4家券商之一的华夏证券面临这样的问题,许多老券商都有。”这是华夏证券前任总裁赵大建在离职前一个月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真情告白。他承认,困扰华夏证券多年的问题正是不良资产问题,但他认为这些资产有些是可以变现的,所以应该称为“非证券类资产”比较合适。
赵大建所说的“非证券类资产”,指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证券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许多券商不得不将大量资金用于投资实业。华夏证券亦有大批资金投资在房地产、商业、贸易等领域,而这部分用来投资实业的资金,主要是挪用客户的保证金。从1999年开始,华夏证券忙于填补挪用客户保证金的黑洞,据赵大建透露,“截至目前,华夏证券已经陆续归还客户保证金46亿元,尚剩下10多亿元。”
华夏证券的一位员工表示,公司因从客户的保证金账户挪用资金而自食苦果,但在证券业长期经营的券商中,此类行为很常见,因此,挪用客户的保证金成了老牌券商们的“原罪”之一。
实际上,无论是挪用客户保证金,还是自营业务失败,或是其他不良资产的“常见病”,已经足以让华夏证券这样的老牌券商面临生死考验,仅在6个月前券商中的“航母”南方证券就因此被关闭并由政府接管。更早以前,几家中小券商则由于滥用客户资金而被几家规模较大的券商接管,大连证券则直接遭到关闭。
分析师表示,为拯救华夏证券而进行的公司高层人士调整只能在短期内稳定人心,却无法树立人们对中国证券行业的信心。脆弱的中国券商需要的是一次彻底的手术,才能从公司治理上、从风险控制机制上得到根本解决。否则,任何一种“常见病”的出现,都足以让“病入膏肓”的券商一命呜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