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今年以来,福建、广东等很多地方陆续出现了民工荒。据《深圳商报》8月9日报道:珠三角降低门槛提高待遇应对民工荒,企业已经开始降低招工门槛,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对此,笔者认为,“民工荒”是市场配置资源,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必然结果。笔者不同意8月10日“青年话题”文章《“民工荒”表象后的“知识断裂”》中关于“民工荒”是“结构荒”、“伪民工荒”的观点。
毋庸讳言,当前的“民工荒”与早先的“民工潮”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我们这儿的年轻人一是上苏南跑运输,二是上广东打工,他们在经济发达地区不仅取得了原始资本,更学习到了市场经济的知识、企业管理、商品交易等技能性的东西,学习到了城市文明中所特有的商业文化,使他们以更务实、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这最先一代打工者往往也成了本地资源的开发者。
20年前我有一些没有在本地考上高中的同学到广东或者苏南打工,20年后,我回乡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回到苏北开起了工厂,最不济的人也在县城买了一个门面开起了店。他们不必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了,而他们雇佣的人也不必背井离乡去打工了,新生的劳动力很多就在当地被消化了。应该说,经济落后地区加强经济开发、新兴产业的崛起,大大地减少了民工外出的需求。一些落后地区也从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变成了以产品、加工品输出为主。
当前的“民工荒”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外溢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本在一个地区呈现饱和状态后,必然要追逐着市场的其他要素流出。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有着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优势,又有强大的消费需求,于是发达地区的商人就纷纷跑到欠发达地区搞开发。在我老家那儿就有着温州人开的商场、苏南人开的蔬菜脱水厂,他们的用工也减少了民工外出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具有稀缺性的东西都是一种资源,而当前发达地区的“民工荒”,也正是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的一种体现,这显示了民工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会出现稀缺性的一种资源,当发达地区的用工缺乏了比较优势,当发达地区不能给民工提供他们所渴求的金钱、技能与文化上的满足的时候,民工们也会“用脚投票”。
“民工荒”也告诉我们市场是公正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劳动力也是经济发展一个不可缺少的资源,即使在中国这样13亿人口的劳动力供给大国,民工们依然有着其让人不可轻视的比较优势———这提醒着世界:任何人都要善待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