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地下保单在国内销量依然很大,甚至已经出现在了北京街头。”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保监会半年工作会议上,一位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警告。这使得中国保险人不得不开始面对地下保单从南方蔓延到北方的严峻形势。
地下保单大肆蚕食内地保险市场
所谓地下保单,是指境外寿险公司或港澳寿险公司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而向内地居民销售的保单。这种行为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逃避国家税收,具有服务走私性质,因此被称为地下保单。境外和港澳保险公司违规蚕食内地寿险市场的问题由来已久。目前受地下保单影响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与港澳邻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福建沿海地区。境外和港澳保险机构在内地选择的客户主要是城市及沿海地区的高收入群体,其保单年缴保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购买地下保单一般都是亲戚介绍亲戚,熟人介绍熟人,因为都是裙带关系,彼此互相推介,群体效应很强。在福建石狮鸳鸯池布料批发市场,云集着500多家布匹经销商,两年前香港盈科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到该市场“挨家挨户”地宣传签单,由于承保“政策”很优惠,这些私营企业主基本都投了保。据业内人士估计,仅福建的晋江、石狮两地,每年就有至少上亿元的保费流向海外,约占当地保险公司每年实际保费收入一半以上。
在地下保单登陆最早的广东省,内地保险公司的发展更是遇到了极大的冲击。广东的保费收入曾经连续20年蝉联全国之冠,但是近两年业绩急速下滑,2003年已下滑到全国第六位。广东省保费收入出现“滑铁卢”,与地下保单的泛滥有极大关系。从2003年开始,地下保单出现了从广东、福建向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省市蔓延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地下保单的规模已经达到全国个人寿险保费收入的一成以上。2002年香港寿险总保费中,来自于内地的保费竟然占到了近三分之一,折合100多亿人民币。
保监会官员指出,地下保单严重影响了内地寿险业的快速发展,造成寿险资金大量外流,损害了内地营销人员和寿险公司的合法权益。地下保单还因其非法性、隐秘性和收入的不公开性,不仅为逃税提供了方便,同时还为极个别人开辟了“洗钱”的渠道。
地下保单靠高回报、高佣金争夺内地客户
“地下保单的回报太有诱惑力了。以普通寿险为例,我们内地公司的预定利率仅是香港、澳门地下保单回报率的一半;投资连结保险相差更大,我们的回报率是3%到7%,而地下保单却承诺达到20%。相比之下,我们的产品太没有竞争力了。”谈起地下保单的泛滥,深圳平安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陶小姐显得颇为无奈。她告诉记者,内地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狭窄和管理水平不高,投资回报率也根本无法与境外和港澳保险公司相比。
为争夺内地客户,一些港澳保险公司不仅设计出针对内地居民特点的寿险保单,同时还推出与港澳居民相同的承保条件和多种优惠。高佣金制度也是地下保单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据了解,地下保单的首期佣金比例一般是保费收入的80%,有的甚至高达100%,使得内地保险中介人更愿意为其推销保单,以至于有的内地合法保险员暗地里竟然充当地下保单的推销员,从中获取丰厚的佣金。
地下保单“陷阱”多
广州的邓先生由于业务的关系经常往来于港澳等地,去年他在香港一家寿险公司业务员方小姐的鼓动下,购买了一份保险。事后,朋友提醒他地下保单不可靠,于是邓先生想退保,可是却怎么也联系不上方小姐,于是他又特意去了一趟香港,经香港公司认定,邓先生所持的是一份假保单。邓先生只有自认倒霉,他的遭遇在地下保单盛行的地区并不鲜见。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地下保单诱惑力很强,但对其存在的风险,内地民众却知之甚少。
一位律师朋友告诉记者,地下保单存在多种风险:首先是法律风险。地下保单的保险条款在词汇、专业术语上与内地有很大的不同,而内地法律对境外和港澳保险公司又缺乏约束力,如发生争议,投保人连投诉的机会都没有。其次是理赔风险。地下保单客户一旦出险申请理赔时,理赔资料能否被境外和港澳保险公司认同很难说。因此,业内人士提醒内地居民不要购买地下保单,以防因贪图“高回报”而跌入“陷阱”。
内地公司应尽快提升竞争力
地下保单的泛滥,已经引起保监会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从来没有放松对地下保单的查处与打击。但是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仅靠强硬的行政措施来取缔地下保单并非长久之计。一些境外和港澳保险机构在内地虽然是非法展业,但其表露出来的竞争力不容忽视。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国外经商、留学或旅游,客观上出现了一种获取全球化保险服务的需求,当一种新的市场出现时,作为内地的保险公司应向国际标准看齐,抓住商机,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并在保险产品设计、服务质量、展业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和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才是根除地下保单的治本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