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郑州小麦维持在自5月中旬以来的狭小空间震荡已达三个月之久,且震荡幅度越来越小,硬买主力合约价格走势已近似一条直线。进入8月份以来虽有几次上攻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双节将至按理说小麦应该上涨,但行情却非涨还跌,一时间小麦市场显得扑朔迷离。笔者将近期基本面结合盘面情况综合分析后认为目前小麦市场不太可能有大的行情启动,在此震荡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主产区新麦价格持续上涨
从国内三大小麦主产省新麦收购价格来看,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小麦价格继续保持稳步上涨的势头。目前,山东潍坊地区新麦收购价格为1610-1630元/吨,荷泽地区为1570-1580元/吨,均较前期上涨了10元/吨;河北石家庄地区三等白麦收购价格为1550-1560元/吨,较前期上涨10元/吨;河南中、北部新产三等白小麦集中收购价格为1500-1520元/吨,较前期上涨20元/吨。豫南地区收购价格为1480-1490元/吨,较前期上涨10元/吨;苏皖地区新产软白麦收购价已达1480-1500元/吨。目前,京津地区特一粉的集中出厂价格已上涨至2190-2200元/吨。
近期小麦拍卖活动较为频繁
进入八月份以来,国内小麦拍卖活动较为频繁。继稍早前安徽地区的小麦拍卖之后,黑龙江、新疆 、河南、河北、内蒙等地将陆续举行拍卖活动,预计九月底前小麦拍卖数量将达250-300万吨。短期内如此多的供应量将对市场主体的心理带来一定冲击,从而可能对当前稳中趋升的小麦走势产生抑制。但总体来看,这种影响将比较有限。当前普通新麦后熟期已经结束,而优质小麦亦将于九月中上旬完成后熟。相较于陈小麦,新麦质量已得到进一步提高和稳定,但价位较陈麦仍有一定差距,这可能致使陈麦的市场需求将相对缩减。在这种情况下,拍卖对市场主体的心理冲击将被控制在一个理性程度内,而市场价 格可能产生的波动亦将在市场主体的相对理性容纳下被削弱至一个有限范围内。
粮食企业改革收购主体多元化
当前,粮食企业改革到了关键时刻,从粮食主管部门到粮食购销企业都把注意力放在企业改制上,如何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撤并,人员身份置换等一连串问题,哪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将产生不良后果。企业负责人及职工则考虑企业撤并后自己的去留归属问题,一旦成为分流对象,下一步该考虑如何再就业来维持生计。因此。在组织收购工作上缺乏足够的力
度。过去,夏粮收购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政治任务,政府逐级召开会议,定任务、出措施、促进度,可以说是政府搭台,粮食企业唱戏,农民到期按照政府的要求有序把粮食送到粮站过磅入库,农发行的贷款又是及时足额供应,粮食企业只需打开仓库门,找几个搬运工,短短一个月时间即可完成入库任务。而现在,粮食补贴直补给农民,农业税也不再通过夏粮收购来实现,企业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去组织粮源,开展购销活动。收购点延伸到村组,组织流动车走村串户,战线长,粮源分散,时间跨度大,实际效果也不理想,如何有效的组织粮源已成为粮食企业眼下的难题。同时收购主体呈多元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数量将逐步减少,同时,今年的小麦收购主体将更加多元化。目前活跃在小麦收购活动中的主题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贸易商、个体经纪人等,不同主体采取的收购策略及方法各不相同,但以往坐等农民上门交粮的情形已改为走家串户主动收粮。随着多渠道的介入,收购市场竞争新格局初步显现。
农民依然惜售
现阶段正是农民为学生开学筹集学费以及为后期冬播而准备农用资金的时候,按常年规律应是新麦上市的高峰期。但尽管新麦的收购价格仍在缓慢上行,而由于仍未能达到麦农认可的价位,再加上大部分农民仍抱有“卖跌不卖涨”的心理、今年“直补”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因此,农民的惜售心理普遍存在。
世界小麦市场
全球范围来看,2003/2004年度无疑是小麦的大丰产年。据有关机构预测,在满足当年消费的基础上仍有可能出现相当数量的结转库存,这也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些小麦主要出口国担心小麦销售以及CBOT小麦价格持续下跌的原因。IGC预测,2004/05年度,五大小麦出口国的结转库存累计为4900万吨,比上年提高800万吨,比上月的预测值高出400万吨,原因在于美国和欧盟的小麦产量提高。 2004/05年度世界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1.39亿吨,比上年提高90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高出800万吨。
从郑麦期货市场来看,在基本面多空因素交织和资金介入冷淡的情况下,期价有可能将横盘一段时间中长线操作还需要进一步的等待。目前,政府希望粮价上涨又害怕通胀的矛盾心理在遏制麦价下跌的同时也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笔者认为,在夹缝中运行的小麦期价短期内很难走出方向。(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具此投资风险自负。大江投资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