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刚刚进入9月,一则震动证券业的新闻就扑面而来:9月1日,中信证券召开董事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收购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的议案》。国内实力券商借助市场化并购组建"券业航母"的举动,表明证券业结构重整的帷幕已经拉开。但广发证券员工在接受采访时显示的抵触情绪,又使中信证券这一次一厢情愿的市场化"强强联手"道路能否走得通存在较大变数。
市场环境催生行业整合
就在中信证券公布拟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计划的同时,一连串沉重的数据压得国内的证券公司抬不起头来。
据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最近发表的《九大建言重整券商》一文中的有关数据,从经纪业务来看,2003年股票成交金额为32115亿元,按0.2%的平均佣金计算,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股票佣金收入64.23亿元,平均每家营业部只有214万元。今年以来,平均每家营业部的股票佣金收入更是降到150万元以下。而现在每家营业部每年的平均成本在550万元左右。
从投行业务来看,2003年只有66家公司发行新股,筹资453.5亿元;首发、增发、配股及发行可转债累计筹资819.56亿元,即使按最高限3%的佣金费率计算,证券公司发行业务收入佣金24.75亿元,平均每家证券公司只有1860万元。而今年1至9月份的首发、增发、配股及发行可转债的规模依然没有显著提高。
数据反映出当前证券业面临的严重危机:证券公司的数量和营业部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佣金却一降再降,保证金数量也日趋下降,导致多数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处于亏损边缘;主承销商家数逐年增加,但股票发行家数却没有增加多少,投资银行业务的盈利能力相当有限;由于股票长期下跌,国债现货遭遇暴跌,部分券商放大回购,估计至少使券商损失200亿元以上,券商的代客理财业务亏损严重,所有这些都使得整个证券行业陷入经营困境。
严峻的市场环境,必然会催生行业重整。近年来,一些实力券商先后对新华证券等一些出现经营问题的证券公司进行托管,这些大吃小的券商并购个案,使得大券商延长了经纪业务战线,经纪业务实力得以增强。
市场化并购替代政府主导
翻开国内券商排名榜,可以发现,目前各项业务名列前茅的中国银河、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都是强强联合的产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1995年申银万国合并,还是1999年国泰君安合并,抑或是2000年原华融、长城、东方、信达、人保信托等五大信托公司所属证券业务部门合并重组成立中国银河证券,国内大券商间的并购案例,很少有纯"市场化"的动因,基本上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吸收合并方式。
但是2000年以后,这种整体吸收合并模式逐渐减少,以证券类资产参与增资扩股开始出现。2001年,广发证券以大连和沈阳的营业部及现金收购了锦州证券,并持有51%的股权。2002年中国银河以证券类资产参与亚洲证券的增资扩股,将24家营业部作价2亿元持有亚洲证券20%的股权。与此同时,现金收购部分股权再增资扩股的并购模式也开始出现。
相比之下,此次中信证券收购广发证券,完全是中信证券单方面采取的市场化行为,主要是因为中信证券非常看好广发证券,认为中信证券与广发证券之间既具有非常好的共性,同时个性互补,合作基础非常好。也正由于是市场化行为,使得此次收购的时机可谓恰到好处。中信证券认为,证券市场低迷,大家对证券公司股权热衷度有所降低,这就为有实力有能力的证券公司加快规模扩张、走并购之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从国际上的证券公司并购案例来看,大多是强强联合,因为强弱联合不符合投资人的利益。
目标锁定金融控股集团
可以预料,一旦中信证券成功并购广发证券,国内证券市场将诞生一个航母级证券公司。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必然引发优势券商通过并购迅速做大做强的热潮。从这个意义上说,证券业结构重整的帷幕已经拉开。
根据2004年上半年的有关数据,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合并后的总资产达到257亿元,特别是合并后的净资产达到76.62亿元,超过了海通证券63.97亿元,符合创新试点券商的资格要求。在业务实力上,合并后的经纪业务成交金额为6915.78亿元,市场份额7.12%,超过中国银河6.41%的市场份额。同时,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在投行和债券业务方面也各有所长。
需要关注的是,中信证券收购广发证券的目标远不止于此。由于中信集团具有金融控股集团的背景,多年来,中信证券始终走一条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2003年,中信证券通过收购并增资成立了中信万通证券公司,探索实现规模扩张的路径,提高了区域市场的竞争优势。此次收购广发证券部分股权,可以视为中信证券在成功收购万通证券之后的又一个战略步骤。
中信证券此举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一些业内人士的观点:提升证券公司综合竞争能力可行的战略选择,就是以这些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证券公司为主,通过兼并收购,整合行业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获得员工认同是重要一环
就在中信证券宣布欲收购广发证券后不久,广发证券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信证券这种"不宣而战"的收购行为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不认同。这多少给此次市场化并购带来了不和谐因素。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国内券商通过市场化并购实现强强联合,有利于国内证券业的结构重组,壮大自身实力,为迎接国内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做好准备。但是,在收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中信证券之所以要收购广发证券,除了广发证券有较好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外,更重要的还是看中了广发证券的人才队伍,广发证券的博士团队在业界赫赫有名,这是广发证券多年来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力量。中信证券如何在收购广发证券的同时,做好广大广发员工的工作,稳定广发证券的人才队伍,获得广发证券广大员工的认同和拥护,不仅关系到此次市场化并购能够最终成功,也将对重组后的新公司是否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具有重要影响,这已经成为摆在中信证券管理层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