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发布《询价制度》(征求意见稿)之后的4个交易日,大盘冲高回落、跌破了5年大底然后反弹,表面看起来这一消息似乎仅仅短暂影响了市场走势,但是如果深入分析的话,则可以发现IPO新政对未来行情的影响将不断深化,今年秋冬季行情会显著打上“IPO新政”的烙印。
烙印之一:次新股和“航母级”蓝筹股面临比价效应作用,会否继续向下寻底?
在当前低迷的市场中,实行询价制度有望直接降低新股发行价格和市盈率,这样的话9月份之前发行和上市的次新股可能将承受一定压力,二级市场会出现重新定位的状况。而市场更加关注的问题是大盘股的发行,今年内或者明年如果有新的航母驶入证券市场,按照“询价制度”会不会出现2元左右的超低价发行,这将是长江电力(60090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中国石化(60002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宝钢股份(60001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中海发展(60002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蓝筹股相当长时间内的最大压力所在。特别是其中有H股或者是红筹股的品种。
烙印之二:一级市场会否再度成为“资金蓄水池”?机构在二级市场究竟需要变现多少资金参与“累计投标询价时全额缴付申购资金”?
以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云天化(60009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为代表的基金重仓股,首先是打压大盘跌穿1307点的主要做空力量,其次也比较消极的对待8.31反弹以及上周四的绝地反击行情,基金为什么趁机出货?因为基金等专业投资者对“暂不安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消息不是简单的理解为“利好”,此外基金还要准备资金参与投标询价时全额缴付申购资金,因此部分重仓的基金不得不放出部分筹码。
询价制度某种程度上恢复了资金申购新股的一级市场,但是究竟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出现数千亿资金云集“申新”市场的壮观景象还很难说。对于当前市场的低迷,有些研究者归咎于一级市场曾经的“资金蓄水池”枯竭,认为当时屯积场外的资金往往在大盘超跌时入场超底,而现在缺乏这种资金,因此大盘跌到了“没底”程度。
烙印之三:“四发现象”能不能一举扭转?所谓“四发现象”指的是少数上市公司圈钱“滥发”、二级市场股价“破发”、机构投资者不断“派发”、流通市值不断“蒸发”这四个互相连贯的市场现象。
苏泊尔(00203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宜华木业(60097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美欣达(002034)(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上市首日直接跌破发行价,并不是这些公司基本面有什么问题,而是市场积累问题爆发的突破口。借着“询价发行”这一创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有了一个市场化的开端。
今年上半年,我国证券市场筹资总额达到461.5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69.07亿元增长25%,创下2001年以来的新高。而发行家数更达到78家(含增发),较去年同期的36家增长了116%,并创出1999年以来的新高。近日修正后的《证券法》已经公布,主要是对证券发行价格定价程序进行修改,即“股票发行采取溢价发行的,其发行价格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这一程序在市场实行后,融资方、中介方、机构投资者都会趋于理性,新股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差价可能就相对不大了。
烙印之四:新股发行制度转变后,没有疑问的是,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机构投资者。在5年来的市场低位区,“IPO新政”到底会成为秋冬行情的发动机,还是破位走熊的助力器?
证监会规定《通知》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为9月5日,如果加上已过会公司根据新的询价制度对新股价格进行调整的时间,估计暂停的时间会有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因此暂停新股发行只是临时举措,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救市政策。但是尽管这样,在1300点附近,这次仍然是改变弱市行情的一个契机,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思路有可能受到重大影响,市场定价体系也有望出现微调。
笔者认为,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合理配置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资本以及对新股估值,现在推行市场化新股发行将完全不同于2001年和2002年在股市高位区“市场化”发行新股,在市场低位区将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因此正式实施这一制度,应该不会成为新的做空动力,更多的将会是一种机遇。
各种观点:
正方观点:
1、 一些盈利能力相对一般,成长性较慢的新股发行价格有可能回落至较为合理的区间。如此,中小投资者申购新股被套的可能性会大为降低。《通知》规定披露发行市盈率时所使用的每股收益应扣除非经营性损益。该项规定的确有利于发行人挤干水份,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发行人的真实价值。----市场人士 周到
2、 新股发行方式并没有改变融资额不超过净资产两倍的限制,因此改变的只是价格和流通股本,而不太可能是筹资额,因为筹资额是根据拟投资项目测算的。所以认为会出现“天价”市盈率的判断是没有依据的。-----某网站网友
3、 规定以新股发行后的总股本作为计算每股收益和发行市盈率的依据;规定披露发行市盈率时所使用的每股收益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从这些措施来看,《通知》最大的意义在于用一种接近市场化的手段来保证新股的顺利发行,维护一级市场的稳定。----国信证券某投行人士
反方观点:
1、“我们在2000年施行市场定价时,曾出现过88.69倍天价市盈率,最终还是损害其他中小投资者利益。”在新的询价制度下,要加强监管,如果制度有缺陷,机构投资者和发行人之间可能出现市场操纵行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2、允许发行人以盈利预测的方式计算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若监控不利,难保上市公司不在盈利预测上玩虚的;再次引进了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申购,与当年的法人配售差不多,最终定价的决定权在机构手中,若其盲目报价必会推高发行价。新的发行方式对目前大盘的影响很难说是正面的,毕竟对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说,市值不再是获得新股配售的关键,现金才是关键了,因此将来在交行等大盘股发行过程中,资金压力会对大盘产生负面影响。-----某网站网友
3、其实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是相当被动的。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始终体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当市场发生问题或者出现变化时,旧的规章制度会被废除,新的制度随之诞生。对于本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来说,同样体现这一特征,原先“一刀切”的20倍市盈率发行新股显然已经难以被现在的市场接受,市场平均市盈率的下降是直接的原因。-----市场人士顾晔。
股市见底还需要什么条件?
上周五窄幅震荡以及全周的宽幅震荡,本质上都反映出如今大盘已经跌不下去了的特征。指标股狂轰滥炸,1307告破,但是上证指数仍不肯继续下行;因近3年基本没扩容而能够更真实反映市场状态的深综指,在1999年5.19以来的次低点独立于上证指数走强。这些现象预示着大底将成。
但是本次底部很可能不同于历史上常见的放量急跌之后的底部,因为斩仓盘在1500点以下就已接近枯竭,所以涨百十点恐怕也不会见到较重抛压-----正如继续下跌百十点也难以见到很多割肉盘一样。因为持股者都麻木了。相应的4月份以来的5根月阴线,也差不多把能够活跃的中小资金吞噬殆净了,所以涨起来很可能也缺少追捧。这样的话,大盘后市无量上行、上行到1400---1500之间构筑盘区,在此期间主力进一步吸筹、中小投资者调整持股结构,可以说各得其所。如果这种市场状况出现,对于正在经受煎熬的投资者来讲,属于是苦尽甘来。
一直以来活跃的低价三线股,上周气势进一步高涨。周五农业板块突然有所表现,证明场内资金“一直在努力”,试图营造行情突破口。但指标股近日的下跌,对于判断后市更有关键意义。笔者认为,长江电力等的下跌,不属于简单的主力资金出逃,而是有比较复杂的背景,带有更多的诱空成分,是为了营造“破位”效果以便趁机吸纳廉价斩仓盘。指标股出现这样的深跌后,主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目的,从这一点看形成底部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
7月以来两市涨幅前两板10元以上的个股就非常罕见,4、6元以下的股票已经悄然走强很长时间。低价股的走强,已经很大程度上抵销了10元以上、甚至7、8元股票跳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封杀了很大部分下跌空间。低价股的走强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一九现象”。
“一九现象”是4月份以来市场在弱势中出现的特殊的市场条件下的现象,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市场状态。低价股颠覆大盘下跌时表现明显的“一九现象”并不是件坏事,这是虚弱的市场即将转强的信号,是“群众基础”逐渐转好的反映。目前在上证指数的月K线上形成了连续的5根月阴线,历史上月K线5连阴后都有大幅度的上涨行情随之而来,而9月份开盘政策面的变化以及市场面指数位置、热点嬗变等也孕育着比较深刻的转机。
如果后市市场走势上能够出现“九一现象”或者“八二现象”,也就是大部分股票恢复生机,这是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同样都期待的行情发展方向,除了政策面的变化外,这是结束长期连绵下跌的弱市的重要市场条件。
江苏天鼎 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