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之三
医药篇
辗转三省查假药之一
街头回收过期药,村头销给穷病号
■本刊记者 韩世峰 颜秉光
在市民的指点下,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南岗区桥东街、西大直街、一曼街及香坊区珠江路、衡山路等部分路段,发现电线杆上、人行步道板上和公共汽车站站牌上,到处贴满密密麻麻的“高价回收药品”广告。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旁边的过街天桥上,此类广告多达上百张。
循着收药广告上的电话,记者联系上了一名药贩子。这位自称“王刚”的男子说:他有一家自己开的收药公司,手下有一批十几岁的小孩到处贴广告。“心脑血管药、消炎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等比较抢手”,“王刚”强调说。
在哈医大二院门前,记者偶遇一位手举“收药”牌子的中年妇女。虽然中午未到,她手里的两个超大三角袋里已装了不少药品。她干这行已经十多年了。
问及这些药品的销路,药贩子大多讳莫如深。采访中,一名药贩子无意间透露他把回收药销往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为印证他的话,记者打通了一名女药贩子的手机,称安达市有自己的农村亲戚要开个体诊所,需要一批价钱便宜、疗效差不多的药品。这位自称家住肇东市的女子回答:“我手里有成件的过期严迪,一盒3块钱,不过期的5块钱,其他药过期的也有,你看行不行?”她还称自己与外县好些个体诊所都有固定联系,非常讲信誉。她把药品收上来后,就往东农村送。
该女子与一名男子在更换了三个会面地点后,与记者见面,但他们随身并未带药品。看到记者不高兴的样子,他们赶忙解释说:“现在过期药抓得紧,我们不敢随便带啊!”他们一边环顾左右,一边疑心很重地问了记者一些诸如“安达的区号是多少”等问题。可能是对记者的身份产生怀疑,撂下一句“以后再说”便匆忙离开。
常年在医大二院附近遛弯儿的孟大爷曾多次目睹药贩子的交易场景,并偷听了他们的谈话。他告诉记者,这些药贩子一手托两家,这手从卖药者手里收药,那手销到某个药店去,全部都是现金交易。收的过期药和没有批号的药,他们会想办法卖到农村或外县去。
一名知情医生对记者说,胆小的药贩子会把搞来的过期药和无批号药贴上新标签后再卖出去,胆大一些的则连伪装都免了,原封不动地销到农村去。因为他们清楚,这些药价钱便宜,非常受那些买不起高价药农民的“欢迎”,农民即便吃出了事,也往往想不到是用药不当惹出的祸。
药贩子回收的过期药、没有生产批号的药究竟对百姓构成哪些危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主治医师周凌云说,过期药的有效成分已经没有了,西药还会发生化学变化,如同慢性毒药,尤其是用过期的针剂给人体注射的话,就更危险了。例如,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如果服用了过期的降血糖药物,剂量的不稳定最终将导致血糖的急剧升高或降低,诱发各种合并症,危及患者的生命。没有获得生产批号的药品更可怕,它的药品质量和剂量根本没有保证,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药品回收暗流如不及时遏制,极有可能构成公共卫生事故的巨大隐患。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焦方义教授说,某种意义上,过期药和无批号药比阜阳劣质奶粉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
辗转三省查假药之二
“新特药”坑农没商量
■本刊记者 朱旭东
一种普通止血药,每支零售价不足0.28元,经不法分子戴上“新特药”桂冠后,价格骤升达28元,整整涨至100倍!而在这其中,被不法分子坑害的多是当地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
这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药监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据初步核实,建湖县6家医疗单位共购进此药3800支,已销售1924支,货值近11万元。
根据江苏省药品监督局的案情分析,发布虚假广告、窜改审批内容、夸大疗效和延伸适应症范围,是违法销售这类“新特药”的共同特点。有的药品以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或患者等作证明为手段;有的以新闻报道、纪实等形式夸大宣传;有的将某些普通药品窜改名称后高价销售。江苏省去年查处了一起“假冒复方半边莲抗肿瘤注射液案”,造假者擅自将清热解毒的“复方半边莲注射液”窜改为“复方半边莲抗肿瘤注射液”,并在其“说明书”中宣称能够治疗乳腺癌、淋巴癌、肝癌等多达14种癌症,又通过伪造物价部门的价格批件,将药价提高近100倍,欺骗坑害群众无数。
在农村,一些不法药贩通过广告发布药品信息,以“特效药”、治疗各类疑难杂症的虚假宣传诱骗群众,通过邮售渠道销售假劣药品。邮购药品流出地以山东、河南等地最为突出,目前发现较多的是治疗风湿病、妇科病、皮肤病等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药品。
江苏省药品监督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目前除了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普通药冒充新特药、无证配制制剂、以义诊名义直接向村民兜售药品等形式制售假冒伪劣药品之外,还有一些江湖游医、无证药贩、个体诊所在明目张胆地做着坑农害农的昧心事。南京市药监局成功取缔7个街头非法收购药品窝点,查获回收药品四五十种,主要为治疗感冒、发热类常用药品,如阿莫西林胶囊、速效感冒胶囊等。据药贩子交代,他们回收的这些过期的、无生产批号的药品主要销往农村地区的小诊所。
受客观条件限制,各地农村现有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普遍存在规模小、条件差、布局不够合理等薄弱环节。部分农村存在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不规范、购药渠道混乱、药品贮存条件差、乡村医生用药不规范等问题。再加上农村地域广、农民收入低、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等多种因素,近年来农村已成为制售假劣药品和无证经营药品的多发地区。
许多农民本来就是“小病靠撑,大病放挺”,狠狠心看个病,总希望能“药到病除”,这也是很多所谓的“新特药”能在农村大肆泛滥的原因之一。都说农民识别药品真伪的能力相对来讲差一些,别说农民,就是博士生和教授,如果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很难看出药品的疑点而乖乖地吃药打针。
据记者调查,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购药过程中“打起了盹”,并没有严格执行药品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这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要让农民买到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药品,除了监管部门“抖擞精神、擦亮眼睛,不停地查、重重地罚”以外,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也务必堵住假劣药品的流入渠道,万万不能“打盹”。※
一些来自河南、陕西、河北、山东、安徽等省的有强烈毒副作用的假药,目前正不断通过邮购渠道流入浙江省农村,严重危害农村患者的身体健康。
辗转三省查假药之三
血汗钱邮来毒假药
■本刊记者 张奇志 方列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宁一向记者介绍,仅2003年浙江省立案查处的邮寄假劣药品案件就达57起。最近,浙江奉化市药监局检查了两个镇、十多个村,发现每个村都有服用邮购假药的患者。
记者发现,通过邮购流传的假药品种主要是标有“复方风湿骨痛宁胶囊”、“骨痛宁胶囊”、“复方贝羚定喘胶囊”等字样的,号称专治“风湿”、“关节炎”、“哮喘”等难以根治疾病的“特效药”。正在奉化市农村调查当地邮购假药情况的该市药监局副局长洪煜告诉记者,这些假药的包装上标着虚假的产地、批准文号和生产日期。经检测,这些所谓含有人参、枸杞等中药成分的药品,实际上含有醋酸强的松、利眠宁等激素类、麻醉类成分,短期服用对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成瘾、残疾、死亡。
浙江省药监局稽查处苏志良处长说,浙江各地查获的假药基本为从外省流入,分别是河南台前、长葛、濮阳,陕西咸阳,河北沧州,山东梁山、菏泽,安徽阜阳等地。销售这些邮购假药的主要是一些个体诊所、基层零售企业和个人。这些假药看上去要比医院的便宜很多,但实际上有效成分少、成本低,利润相当可观。
据记者调查分析,购买假药的大多是患有肝炎、风湿、关节炎、哮喘等难以根治的慢性病的村民,看了虚假邮购广告后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下汇款购买。
浙江省药监局和邮政局曾于去年4月至9月联合开展了半年的专项打击,但碰到了一些困难:一是由于售假药者大多实行收款发货两地分离,留下的都是假地址、假姓名,流出地的药监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查处。二是药品不属于邮政法中规定的“违禁物品”和必须开包检查的范围,而一些新成立的快递公司更是给假药传递带来了很大方便。三是药品监管力量在农村地区严重不足。
调查中,浙江省药监、邮政部门建议,当务之急是药监、邮政部门要加强跨省、跨地区和跨部门协作,建立信息互通、协查制度。此外,各地要加强农村医疗药品供应网络和药品监管网络的建设。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