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最近,国债、企业债都在跌。从2004年二季度各基金季报的分析结果表明,债券基金投资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1、国债比重偏低。基金可以投资的债券品种有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债以及可转债。二季度季报显示,96只股票型基金投资债券的比例与一季度相比没有大的改变,大多老基金都维持在契约规定的下限,即20%左右。这表明,基金公司在今年债市的熊市来临时,大多能看到债券市场的风险,在债市的投资策略上大都选择了谨慎为先的原则。不过,除18只封闭式基金对各种债券的持有比例由一季度的23.48%微降到22.91%外,基金总体投资债券比例有所增加。
2、可转债比重回落,企业债受冷落。基金对企业债普遍表现出冷淡态度。已经公布的97只股票型基金的2004年二季度报告中的基金投资企业债的比重只有0.15%。进入2004年以来,随着CPI的不断攀升,加息的呼声日益高涨,绝大多数可转债的纯债券价值都下跌到面值以下,产品自身的防御功能大大下降,因此很多基金经理人手中可转债的持仓比例均有回落。
3、投资品种“弃长取短”。二季度债券基金投资策略转向减持中长期国债,增持央行票据等短期债券,寻求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二季度,债券基金普遍出现减持国债现券。鹏华普天债券基金的国债投资量在净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由一季度的20.15%下滑至零;融通债券基金、大成债券基金在国债上的投资比重分别比一季度下降了30个百分点以上;而景顺长城恒丰债券基金、嘉实理财债券基金则已经降至10%附近。而与此同时,二季度末债券基金手上的现金大幅度上升。15只债券基金手上的现金量合计为15.95亿元,在净资产中的比重超过了11.83%。
而三季度以后,随着宏观紧缩效应的逐步显现,基金在债券投资上将更加注重防御性:
第一,基金将进一步加大可转债投资力度,尤其是一级市场的可转债。上半年基金尚未进入转股期的可转债市值为38.62亿元,而根据二季度基金的报告,在我们统计的21只债券型和平衡型基金中,对未进入转股期的可转债投资额达7.34亿元,占二季度基金投资可转债全部金额的15.2%。二季度基金通过一级市场申购转债获利不小,这种无风险操作将在以后得到仿效和延续。
第二,在紧缩预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基金将以缩短组合久期,减缓建仓节奏来规避债券组合的利率风险。5年期附近以及以下的中短期固息债、浮息债是基金二季度债券投资组合的拳头品种,而三季度总体策略将得到延续,拳头品种将更可能转换到央行票据和短期债上,毕竟基金更注重流动性,而且升息的压力减小后,浮息债也会被减持。
第三,弃长取短的策略将贯穿始终。基金将会继续减持剩余期限在3年以上的中、长期固定利率国债,置换为剩余期限在3年以内的短期债券或金融债、央行票据,在投资银行间市场的品种的时候更应注意品种的流动性。此外,对于1年期左右的短期债券的投资,基金将以持有到期为主,这将有效规避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第四,在操作上基金将更广泛地利用无风险套利的手段。这些无风险套利机会包括:同一券种在不同债券市场上的价差套利;同期限债券回购品种在不同债券市场上的利差套利以及同期限债券品种在一、二级市场上的收益率差套利。当然也包括回购操作,利用短期利率升高做一些逆回购操作,也是获利的手段。
按照有关规定,一只基金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净值的20%,基金市场因此投下了一片阴影。
债市大跌的背景是是宏观经济发生了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较快、经济有过热担忧的前提下,央行从4月25日起再次把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这已是第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准备金率达7.5%。
从微观角度分析来讲,第一,长期债券收益率过低,风险一直在积累,而且最近债市改革对市场也有冲击;第二,财政部进行债券招标方式改革,首次使用混合式招标,使得每个人拿到债券的价格不同,即每个人对自己的投标要负责,这一变化使市场开始理智;第三,面对债券的暴跌,上交所4月19日紧急下调了回购的折扣比例,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但这可能加速了债市下跌。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33条第4款规定,一只基金投资于国家债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净值的20%。2004年初,有关部门又调整了基金投资债券的范围,政策性金融债被允许计入国家债券投资比例。所谓政策性金融债,是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所发行的债券。
这意味着,无论何种类型的基金,投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的比例都不得少于资产净值的20%。大多数基金业人士都对这一政策限制表示不满,“规定不合理,基金投资应该‘松绑’”。
管理层之所以制定了20%的最低投资限制,是因为债市收益相对平稳,可以有效防范基金的投资风险。但现在看来债券风险不小,因为其受政策影响太大,有时债市风险甚至会大过股市风险,而国债跌10个点一年时间都涨不回来,股票跌10个点则可能很快涨回来。
购买基金时要避免一些不良的交易习惯,讲究策略才能获得稳定的收益:
其一,基金选择上,要保持理性,新老基金并无好坏之分,新基金在相当长的发行期、封闭期和建仓期里不会产生效益,这就增加了机会成本,而经过市场考验的老基金早已长缨在手,只要选择得当,就能迅速分享投资收益;开放式基金并没有贵贱之分,在某个时间点上,所有的基金不问净值高低,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基金管理人的综合能力和给投资者的回报率才是取舍的依据。
其二,在投资思路上,基金不等同于股票,如果认为净值高了风险也高,用高抛低吸、波段操作、追涨杀跌、逢高减磅、短线进出、见好就收、买跌不买涨等股票炒作的思路来对待基金,则会出现既赔了手续费,又降低了收益率。
其三,在投资组合上,基金受管理人变动、投资理念更替,操作策略变化等因素影响,业绩会有很大的波动,持有人应依据投资目标、收益预期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另外不应把大笔资金全投在一只基金上,同类基金不应重复选择,以核心与非核心基金配置比例适当为原则进行组合。
其四,注重自我判断,基金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应参照其累计净值和一贯表现,决定你进退的依据,应该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基本面、投资收益率,和你对后市的判断。
其五,在观念上,投资基金与投资股票一样必须设止损点,搞清楚费率的高低,因为不同的费率基金收益会有很大的差别,国外基运作费率分别为0.5%和2%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