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由于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因而产权改革不得不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不过,我们在看到改制后的国企提高效率的同时,恐怕也无法回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这是一个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这个问题近来成为焦点,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界无法沉默的话题。
无疑,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路径是对的,而这个路径的着眼点首先在于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从实践看,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在实行产权制度变革后,实现了帕累托改进。不过,在企业效率提高以后,分配问题自然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效率与公平,哪个原则应该优先考虑,常常是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头疼的问题。如果说,在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的初期,政府选择了效率优先的原则,那么现在似乎到了考虑公平的时候了。而所谓公平而言,不仅仅是企业管理者收入与工人收入的分配比例问题,更重要的是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正义问题。
而产权改革涉及的制度安排,也不仅仅是卖给谁的问题,其核心实质是定价问题。
国企产权如何定价,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但因为涉及国有资产的重新分配,涉及民营企业参与并购活动,涉及原有企业职工的利益,涉及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涉及全体纳税人的利益,其实质是一个制度安排问题。这个制度安排既包括定价方式,也包括公司价值的第三者评估和转让价格的社会监督等问题。
有关国有产权的定价,国资委也有明确的规定,但这个规定还是比较宽泛。在国资委几个月前发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通知》中说,国有产权转让的底价的确定主要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同时要考虑产权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职工安置、引进先进技术等因素。该规定强调,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参考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
国资委这个规定的硬杠杠是,对上市公司国有产权的转让价格不能低于净资产,而在其他方面的规定似乎弹性较大。这样一来,只要不低于净资产,只要这个公司的二级市场价格不高,只要该公司公开说的赢利水平不高,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公司国有股的转让就不可能有太高的价格。当然,由于中国资
本市场存在股权分置问题,国有股在二级市场的变现,其定价问题因为牵扯到中小投资者的权益问题,因而其定价问题更加复杂。而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则发生在场外交易,其主要问题就是出现在股权定价上。
我以为,国资委对国有产权转让的定价规定尚有不足之处。因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企业在产权交易市场上也存在不同的供求关系。对于大多数经营不善的企业来讲,其产权出售过程并不顺利,而市场供求也以买方市场为主。这类企业的价值显然不能也不会高于净资产。而对于处于赢利状态的企业来说,仅仅以净资产定价同样无法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
如何对国有企业产权的定价提供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当前国企改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个制度安排既要保证产权转让能够顺利进行,还要保证价格合理,不至于损害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