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上涨5.3%"。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使得市场对加息预期空前膨胀。当日,债券市场率先作出反应,上证国债指数下跌0.1%,成交量放大至14.94亿元。
相关文章: 加还是不加的十字路口 三大因素左右央行加息
相关文章: 央行会否加息 经济学家观点不一
>>>进入加息相关专题
CPI连续三个月超过5%
8月份CPI之所以在市场中引起震动,是因为6月份以来CPI的涨幅已经连续三个月牢牢盘踞在5%以上,从而加大了央行加息的压力。
此前,央行曾表示,物价水平是央行考虑货币政策时必须监测的一个指标,并且一度将5%作为加息的门槛之一。>>我要发表评论
在今年6月份举行的"光大2004中国投资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穆怀朋则进一步表示,央行是否加息需要观察6、7、8月份连续的物价变动水平之后,才有可能作出决定。
尽管目前CP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5%以上,但是否符合央行加息的条件还不得而知。事实上,包括8月份在内,CPI的上涨使得国内实际存款利率连续九个月为负数。同时,与一年期5.31%的贷款利率相比,目前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也已连续2个月几乎为零,由此显示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依然不减。
而业内研究机构认为,短期内CPI还将维持较为强劲的上涨势头。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预测,9月份CPI涨幅为5.2%左右;从中期情况看,由于比较基期的原因,四季度CPI涨幅将有明显的回落,但仍然会保持在3%以上。
通胀压力有向下游传导苗头
除了上涨幅度保持在5%以上的高位外,8月份CPI上涨因素的结构变化,也引起人们的注意。
本轮CPI上涨起因于去年的粮价上涨。8月份CPI上涨构成显示,因去年粮价上涨的翘尾因素贡献了3.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贡献了1.6个百分点。而在7月份,同样是5.3%的涨幅,其中去年翘尾因素带来的涨幅为4.4%。这说明,粮食价格的上涨对于CPI上涨的贡献率正在不断下降,但是由于新的涨价因素形成,还是使得CPI居高不下。
那么又是什么新的涨价因素在形成呢?据申银万国研究所统计显示,在剔除食品之后,8月份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涨幅比7月份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是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涨幅连续第三个月提高。
由于8月份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与7月份总体持平,那么推动核心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因素只有一个,即一般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这说明上游生产资料涨价的成本推动,已经出现了向下游居民消费品价格传导的苗头。
国家统计局还同时公布了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较7月份上涨了0.4%,达到6.8%。由于PPI是CPI的先行指标,从而预示着今后CPI将会面临进一步的上涨压力。>>我要发表评论
加息论调趋于一致
而就在CPI处于高位的同时,加息的论调也渐渐趋于一致。
其实,自年初以来对于加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自9月初以来,有关加息的声浪再次高涨起来,而且此次争论中加息一方似乎占据一定优势。
首先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在深圳呼吁,未来的宏观调控应更多采用总量和价格的手段,其中包括加息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社会资金处处长赵春萍撰文指出,应该让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部分居民储蓄存款继续留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国家统计局官员如此明确地建议央行扩大利率浮动区间,近来相当罕见。
9月2日,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家信息中心在三季度经济运行预测报告中指出,储蓄的过快分流将对银行体系的稳定产生消极影响,适度加息对吸纳储蓄意义重大。
业界认为,此次国家信息中心的加息建议,标志着其前期反对加息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此外,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进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一事也被业界理解为加息的信号。余永定是加息的支持者,曾撰文指出,名义利率不变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升息有利于提高信贷市场上资金的分配效益;长期低利率与负利率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多新闻
加息近在眼前?
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央行一直在是否加息的争论过程中保持中立态度。央行曾表示,目前讨论加息或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还是早了些,还要看8月份的宏观数据。
就决定加息因素的重要宏观指标来看,除了CPI外,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银行信贷增长速度。数据显示,8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4.1%,增幅较上年8月末回落9.8个百分点。至于固定资产投资,虽然目前官方并未正式公布。但是,据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撰文透露,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6.3%。
从数据上看,宏观调控确实已取得了成效。但是,隐忧仍存。
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天津调研时表示,当前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宏观调控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效,但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弹。特别是当前在建规模仍很大,新开工项目很多,各地投资积极性仍比较高,投资增长有反弹的可能。这句话,被市场理解为央行在为加息作最后的舆论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