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9月16日,中英人寿北京分公司开业,这是今年以来在北京开业的第7家寿险公司。
而作为进入北京市场的第16家寿险公司,中英人寿此时所面临的局面与先行到来的同行们已截然不同。截至2004年7月底,北京人身险累计保费同比下降6.66%,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滑坡。
市场增长停滞,竞争主体却成倍增加。瑞泰人寿、中宏保险、中意人寿、中美大都会、光大永明、生命等数家合资寿险蜂拥而至,在他们身上挥不去的是北京“情节”。
但是,市场不免担心,合资寿险公司在加速圈地的同时,是否会同样落入偿付能力的陷阱?
逆市而来
“中英人寿近期的目标是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主打高端市场,迅速做大规模。”9月15日下午,中英人寿总经理张文伟向本报记者表示。
然而,与中英人寿进京热情相反的是,北京寿险市场的增长似乎正处于停滞。北京保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7月底,北京人身险累计实现保费128.38亿元(含产险公司人身意外险、健康险),同比下降6.66%,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滑坡。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平安、太保、新华三家龙头企业的保费收入,降幅均高达15%以上。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北京寿险市场保费下滑并非坏事。中美大都会人寿的首席精算师包虹剑认为,当前寿险保费的下滑恰恰体现了北京寿险市场正在向健康良性调整。“趸交保费使保险公司永远面临成长性风险,企业就像穿上‘红舞鞋’,要不停地跳舞,同时面临强大的资金运作压力。可以说,现在北京的寿险公司正在经历一个‘内分泌调整’的过程。”
于是,陷于停滞的市场并没有阻碍外资保险向北京市场挺进。
中英人寿如期而来,合资寿险公司的营销之变再度上演。为了能够迅速弥补人力资源的不足,最大面积地覆盖到目标客户,中英人寿在销售渠道上独辟蹊径,与北京嘉信保险代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后者代理销售其保险产品。中英人寿由此成为第一家以保险代理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保险公司。
中英人寿的另一把利器是银行保险。中英人寿的合资双方为英国的英杰华集团(AVIVA)和中粮集团,前者以银行保险业务见长,张文伟表示,中英人寿将把这个模式复制到中国。
如同英杰华在香港与新加坡发展银行(也称星展银行)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后者来销售保险产品,目前,中英人寿不仅已与华夏银行签订独家代理保险销售协议,而且,据张透露,在大陆英杰华正准备入股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张文伟表示,不一定是控股,只需要取得一定的股权,从而密切与银行的关系,“可以与银行进行包括技术、销售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至于未来到底是英杰华单独入股,还是中粮与英杰华同时入股,尚没有定论。
“北京”情节
在北京开业的同时,中英人寿也在成都开业。但中英人寿在北京的策略将明显不同于成都。张文伟说,“成都市属于投入较少,但保费收入较多的城市。北京则需要较高的投入。因此,成都在短期内要求迅速做大规模,而北京则会更加侧重销售实现利润。”他预计,北京首年开办费应在300万元到400万元。
日趋激烈的竞争已是有目共睹。中美大都会人寿首期50位业务经理,在第一个月创下人均保费25000元、件均保额23万元的惊人业绩后,即遭遇“挖角”。
投入成本大、竞争激烈,市场增长停滞,北京市场的种种并没有抑制合资寿险入京的集体冲动。“不进入北京,你就说不上自己是家全国性公司。”张文伟道出了许多外资保险心头挥不去的北京“情节”。
截止到中英人寿的到来,北京市场已经容纳了16家寿险公司,其中中资保险公司6家,合资公司9家,外商独资公司1家。其中有7家寿险公司是在今年开业的,而它们全部是合资寿险公司。
外资保险公司的集中涌入源于一个客观事实,相对于较早开放的南方市场,稍晚开放的北方市场无论是在发展空间,还是同业竞争上,都显得更为宽松。
“截止到2003年底,北京寿险的保险深度(寿险总保费收入/当地GDP总量)为7.8%,全国最高;而保险密度为2200元(寿险总保费收入/当地总人口),明显低于上海等南方城市。”平安人士说。
“北京目前对保险的资金投入还很有限,也就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某外资保险公司人士分析道,“这正是外资保险要重点布阵的城市。”
日前,英国标准人寿已悄然关闭了在上海的代表处,转而积极谋划在北京开业。恒安标准人寿、首创安泰等多家公司也披露出了北京开业计划,中美大都会人寿已抢先将总部设在了北京。
对于合资寿险的北京“情节”的原因,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认为,主要是因为北京是政治中心,“品牌效应大于市场收益。”
对于合资保险公司借助中方企业垄断资源开展业务的意图,郝演苏指出,“这是政策导向造成的对中资保险的不公平。”
郝认为:“合资寿险不少是强强联合,是国内500强与国际500强的联手,并且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可中资保险企业,却受到政策限制无法实现与国内大企业合资,也就无法享受到自己国内企业的垄断资源。”
新闯入者的到来已带动了市场格局的显著变化。2004年上半年,6家中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为91.79%虽然仍然占据90%以上的绝对地位,但却比2003年底降低了2.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合资和外商独资寿险的市场份额则明显升至8.22%的水平。在市场增长停滞的环境下,上述转变尤其显示出新主体的市场冲击力。
合资隐患
进驻北京的合资寿险公司,已经开始描摹2006年保险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后的中国蓝图。
“在2010年之前,中英人寿准备在10个城市设立分公司,相关调研已经展开。” 张文伟说:“这些城市将主要选择地区的中心城市,因为目前法规已经允许在一个省会设立分公司后就可以辐射到该省全部地域。”
张所说的法规就是两个多月前实施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该《细则》规定,外资保险在最低资本金2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未来每申请新增一家分公司,资本金只需要增加人民币2000万元。而当资本金增加到5亿元后,只要满足偿付能力充足的要求,开设分公司不需要增加注册资本。
如同中英人寿,合资、外商独资保险中国扩展战略是集中在地区中心城市重点突破,但有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他们在大城市的发展是“只谋势,难谋利。”
而当激烈的竞争使各家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长幅度受限,当保费收入不足以支持网点扩张时,偿付能力问题就可能出现
对此,扩张热情正高的合资寿险公司则纷纷表示,偿付能力不成为问题。
“中美大都会定期会对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进行财务规划。”包虹剑说:“一旦可能出现偿付能力问题,将提前告知股东增资。”
但郝演苏则认为,偿付能力问题将是合资寿险公司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这要比纯中资或外资寿险显得更为棘手。保险公司业务扩张到一定规模,增资是必然, “可中方股东能否跟上却是个未知数。”他举例说:“某家合资寿险公司,中方只是一家资产仅10亿元的企业,又有自己的主营业务,显然无法维持合资寿险的长期发展。”
一种两难的境地就此出现。“一方面,现行政策中对合资寿险中,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上限的规定将面临挑战;另一方面,一旦中方企业因无法追加资本金而抽身,等于白白为外资保险公司搭建了拓展中国市场的平台,自己却毫无收益。”
“从这种意义上看,合资成立寿险公司都是隐患,不如寿险全部放开,像财险一样,允许独资。”郝演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