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上月9日,西班牙东部埃尔切城一把火,烧毁了中国鞋城价值100多万欧元的鞋子。“烧鞋风波”不仅惊动了温州鞋商,也震动了制鞋大省广东的造鞋企业。日前,记者采访了惠东黄埠、吉隆等制鞋专业镇,不少企业都在思考同一问题:在国际贸易博弈中,广东鞋业应当如何自处。
国际竞争要“留余”
据业内人士介绍,惠州制鞋业发展要略早于温州,从1981年广东惠东县黄埠镇出现第一家作坊式鞋厂后,惠东鞋业发展迅猛,短短数年间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区内制鞋和相关企业达2000多家,当时,大批温州人到惠东学习制鞋技术和购买皮革、胶水等制鞋原料,拿回当地加工、生产。在上世纪80年代的边贸生意中,大批惠东、温州鞋商涌到中俄等边境从事边贸生意。尽管惠东没有在欧洲开店,但惠州鞋业进入国际市场由来已久,每年国际上的几大鞋展,惠东都有数十家企业参展,每年有上亿双鞋出口到俄罗斯、英、法等国家。
惠州鞋业商会会长林友慎认为,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鞋的竞争力来自于低价,近年来,头脑精明的温州人到欧盟等国家开设鞋店的越来越多,而低价竞争成为温州商人的不二之选。据了解,为了争得市场,当地商家卖8欧元,温州商人可以卖5欧元。这无疑激起了西班牙等国当地鞋业的不满。
据了解,仅2003年,西班牙就从中国进口鞋子6190万双,占其鞋类进口总额的近一半。而且中国鞋的价格要比当地鞋便宜许多,这自然会对当地生产中低档皮鞋的厂家造成冲击,并引来“倾销”的指责。实际上,欧盟早已对部分中国鞋举起了“反倾销”的利剑。前不久,欧盟便裁定对中国部分纺织面鞋征收49.1%的反倾销税。
林会长指出,近年来一些企业深信“中国鞋占领全球市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林宁愿称其为“世界车间”)并沾沾自喜,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内企业也简单照搬了这种理论,在国际竞争中,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打拼,然而,在国际贸易中,除了遵循竞争的原则外,还要知道“留余”。他认为,“留余”的提法是古时河南一位与沈万三齐名的商人“康百万”的家训,这位当时中国最有钱的人富了十二代,他治家和营商的宗旨是,做人和商业竞争都要给对方留有余地。欧美的跨国企业,半个世纪前就已认定,向海外扩张的策略,必须与当地民情及文化相融合。一些大企业还聘请学者和市场行销专家为顾问,以确保产品和企业的形象不至于冒犯当地的民俗和文化。而中国市场经济不过20多年时间,“中国制造”要成功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中国鞋要克服品牌缺失
专家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目前制鞋业产量占世界的53%,鞋类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0%。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制鞋大国。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国内鞋业目前还没有催生出一个国际性的品牌,大都通过贴牌、低价进入国际市场。
之所以造成国际品牌缺失的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制鞋业多年以来主要以来样加工或以相互模仿、抄袭为主。尽管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这种短期行为的危害性,但由于创立和培育品牌、提升产品档次需要长期的、雄厚的资金支持,目前制鞋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没有实力承担这种投入,这也造成在国际鞋类市场上几乎找不到中国品牌。
专家指出,目前,制约鞋业发展主要问题是我国出口鞋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低价竞销现象严重,这也是造成出口鞋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另外,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产业主体技术依靠国外。此外,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同一类产品出口量太大,我国鞋类市场多年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而对非洲市场、南美市场、中亚市场多元化开发还远远不够,以致造成国外反倾销指控频繁,对我国鞋类出口影响很大。
西班牙的烧鞋事件显示,广东企业若要在海外扩展市场,不能单以成本低为作为竞争条件,而应努力建立企业和品牌的公关形象。
鞋业要走出压价“怪圈”
实际上,近年来,业界对创出自己的鞋类国际知名品牌愿望迫切。专家认为,制鞋业必须强化行业自律,从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同时,应集中推销中档以上的中国鞋类产品,让国外消费者逐步了解中国的品牌,创出中国的中高档鞋品牌。
专家认为,要使中国鞋走出竞相压价的“怪圈”,除了企业自律,政府作用必不可少,应加强对制鞋业的宏观调控,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行必要的产业引导,避免生产领域的重复建设和供求关系的进一步失衡。根据不同市场和不同时期的要求,调整我国鞋类出口品种,积极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鞋类产品,从而避免西班牙烧鞋事件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