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西南证券 张刚
十一长假后,股指连续重挫,跌破了千四关口逼近千三,给第四季度市场运行态势蒙上了阴云,那么1259点的底部有效性能持续多长时间呢?
1259点底部有效性较强
一般而言,反转前的市场特征:前一交易日跌幅基本在2%以上,前5个交易日累计跌幅基本在4.5%以上,A股平均股价在10元以下。平均市盈率衡量作用不明显。
9月13日,上证指数创出1999年6月4日以来的新低1259点,该底部的有效性是否会持续很长时间呢?
我们将上证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对大型底部的有效持续时间定义在10个月以上,通过统计计算,若剔除1992年以前的雏形市场阶段,我国股市共出现过8个大型底部。我们将8个底部前一个交易日的市场数据,以及前5个交易日的累计涨跌幅和日均换手率,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把握底部形成前的市场特征,具体见附表1。
从形成底部的大盘走势看,前一交易日和前5个交易日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其中前一交易日的跌幅几乎都在2%以上,而前5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几乎都在4.5%以上。不仅跌幅大,换手率还较高,5个底部的前5个交易日日均换手率几乎都接近或超过1%,显示有洗盘震仓迹象。从平均股价上看,除了第1个和第7个底部的数值偏高外,其余6个底部的A股平均股价都在10元以下。这项指标中,市盈率的衡量作用不明显,即便市盈率在40倍以上也可以形成长期底部。
假设9月13日为第9个有效时间较长的底部,从前一个交易日9月10日以及前5个交易日的市场状况看,仅有沪深两市A股平均股价符合历史上底部的特征,前一交易日跌幅和前五个交易日的累计跌幅则不符合。
总体看,9月13日的底部前数据仅具备部分历史特征。
另一方面,资金入市是大盘形成底部并步入升势的基本条件。从底部形成前5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金额、底部形成后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金额,以及所占当时流通A股市值比例来看,可以总结出反转后的市场特征。
反转后市场特征:形成底部前5日的日均成交金额基本接近或超过当时流通市值的1%,日均换手率基本接近或超过1%。形成底部后,日均成交金额基本上为之前的3-4倍以上,并为当时流通市值的2%以上,日均换手率基本接近或超过2%。
8次底部形成前后的市场数据汇总,见附表2。
从8个底部形成前后的日均成交金额看,除了1999年年底的底部成交没有明显放大外,其余6个底部都接近或超过当时流通A股市值的1%。除了1996年年初底部前后的日均成交金额对比不明显外,其余6个底部的日均成交金额差异都很大,形成底部后20个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金额一般是之前的3-4倍,最高接近10倍,特别是1997年至2000年都接近或超过当时流通市值的2%,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入市迹象。从形成底部前5个交易日的日均换手率上看,既有超过1%的放量下跌迹象,也有1999年5月和12月底部的交投萎缩现象,特点并不突出,但形成底部后20个交易日的日均换手率除1996年1月份以外都在1%以上,理想状况在2%的水平。
因此,以现阶段市场的交投状况来看,成交已经明显放大,沪深两市A股的日均换手率都接近2%水平,9月13日底部的有效性较强。沪深两市只要持续保持或超过日均170亿元的成交金额,则可以确认底部的形成。
可见,即便9月13日前后仅有部分数据具备底部特征,但只要沪深两市成交能放大至有效水平,此后10个月之内便较难重探1259点的底部。
11月有望展开业绩浪
以大盘蓝筹股为主导的上涨行情首次启动是在2003年1月初,当时运行至4月中旬即年报的尾声阶段便宣告结束。在半年报披露期间大盘蓝筹股的走势也没有较好表现,尽管当时较多相关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呈现较大增幅。2004年的业绩浪启动时间在2003年的11月中旬,在2004年4月初结束。结束时间相近,启动时间提前主要因为2003年下半年新规定预计全年业绩将出现大幅波动的公司必须在第三季度季报中进行警示,这就为机构投资者大举建仓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使年报业绩浪提前演绎。
半年报期间股市普遍表现较差,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上市公司的分配有关。2002年年报中实施分配的上市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3.63%,而2003年半年报时这一比例仅为2.76%。2003年年报分配比例则恢复到51.02%。因此,我们判断出蓝筹股行情的运行与年报、分配是紧密相关的,业绩浪只会以年报业绩为依托。具体见附表3。
照此推理,在今年11月份之前大盘较难形成持续性大规模上升行情,而在10月份披露完第三季度季报后,市场普遍关注的宏观调控、盛夏电荒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将在季报中显露出来。机构投资者会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战略性建仓,在11月份有望促成年报业绩浪开始运行。
上升高度将达1750点附近
每个底部至下一个底部前期间的最大涨幅呈现逐个缩减的态势,由1992年至1993年的302.99%逐步降至2000年至2001年的32.43%,显示出暴利时代的趋向终结,平均获利水平逐步降至正常状态。从每个底部至期间最高点的持续时间看,则出现较大差异,超过100个交易日有3次,时间最长为1996年至1997年的315个交易日,最短为33个交易日,分别在1994年期间和1999年期间。从日均涨幅看,自1999年5月份以后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形成底部后的上升阶段逐渐由连续暴涨转变为慢牛形态。从形成大型底部至期间最高点的日期看,周一出现阶段性底部和高点的概率较大,其次为周五和周二,而9月13日恰恰是周一,时间上具备了底部特征。具体情况,见附表4。
假设9月13日的底部1259.43点附近是有效时间较长的底部,预计第四季度会在1250点以上运行。按照累计涨幅将不会超过35%-40%计算,顶部区域预计在1687-1750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