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药价虚高,问题多多:
药品价比出厂价高六倍 药价虚高内情被曝光
药品价格印上外包装 能否遏制药价虚高?
江苏市场价药品惊人“三级跳”七成药价上涨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表示要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顾问、 高级工程师俞观文告诉记者:“无疑两部委想进一步治理整顿医药市场价格秩序、规范医药购销行为,最终使得患者受惠。”但他同时也很担心:“目前,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加上企业早先GMP认证的投入,许多企业生存都很艰难,如果这次降价的压力都转移给企业,那么许多企业将难以维持。”
企业生存艰难 普药短缺
早在8月,以哈药集团、鲁抗集团、华北制药、石家庄制药为代表的15家国内大型抗生素生产企业联手提高部分青霉素、半合抗(一种抗生素)产品的出厂价格。因为,在7月份,国家发改委又一次降低了抗生素类药品的零售价格,这使得抗生素企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价的压力。俞观文认为:因为原材料成本增加、GMP改造后,产能过剩,导致企业之间恶性价格战,国内15家大型抗生素企业联合抬高价格,可以说是拯救企业的无奈之举。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发改委降价原来是想挤掉药品购销中的水分,但由于药品集中招标中,医院占有垄断地位,为了药品能进医院,企业都拼命压价,客观上带来了医药企业恶性的低价竞争,不少小企业因此被挤出市场,而一些投入大、品牌好、质量优的产品,由于价格高而不能中标,又被逼退出市场。
据悉,目前,一些低价临床用药已经开始闹起了饥荒,医院用药告急,仅在长沙就有多达上千种“救命药”短缺。许多医院的外科医师硬着头皮上手术台操刀,因为他们惯用的肌肉松弛剂“维库胺”生产企业已停止供货。红十字医院用于急救的止血针剂“麦角新碱”已经有连续几个月出现时断时有的局面.我国有2.5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湖南又是血吸虫高发地区,但生产补血产品的制药企业因GMP认证最后期限到来而关闭。
两部委联手 难撼医疗机构
湖南政协委员、省市场经济学会理事王义高在分析药企处境艰难、普通药品缺乏的原因时指出:“物价部门听从消费者的导向认为药价过高,故而限价而制造企业和零售商则认为价格太低,利润太少并导致他们根本不愿意生产和销售医院则跟风于高利润药品,通过医院独有的渠道出售高利润药品而几近放弃处方普通药品,握有处方权的医师们根本不会理睬政府价格限制和企业利润。”
目前,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已经认识到必须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制止医疗服务乱收费,才能切实将各项价格政策落到实处。两部委这次公布的通知,有许多方面是针对医疗机构的。如,“要积极探索鼓励临床必需、价格低廉、购买困难的常用药品生产销售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加强医生用药管理”、“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和价格调整工作”、“积极研究探索医疗付费方式改革”等都提出了下一步完善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方面,以期到达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有专家分析到,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改革需要发改委、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共同合作,所谓医保、医疗、医药“三项改革”联动,特别是医疗机构的改革显得相对滞后,这也导致了“医药分家”的改革举步维艰。卫生部有关人士认为,目前,医、药彻底分离是不现实的。医院里除了门诊药房外还有住院药房和急诊药房,它们都是不可或缺、不能分离的。另外,目前医院的药费收入占到医院总收入的一半,特别是在还没有实现以医养医的目标之前,就将药房从医院分离出去,医院将无法生存。
链接: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及物价、卫生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六大工作:
1,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价格主管部门要及时降低价格偏高的药品零售价格。积极探索鼓励临床必需、价格低廉、购买困难的常用药品生产销售的相关政策等。
2,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督,在价格过高时及时采取价格公示、公开曝光和劝谕等方式引导,必要时应依法干预等。
3,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对价格管理负总责。要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价格行为的奖惩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医院病历记录和收费清单审核制度,没有病历记录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得收取费用。要继续抓好医疗机构价格公示和医疗费用清单制度。
4,加强医生用药管理。医疗机构应定期公布各科室和医生用药情况,并将合理用药情况作为考评依据以及医生晋级条件。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普通处方时,必须同时打印纸质处方,任何机构不得限制就诊人员持处方外购药品。
5,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和价格调整工作。各地应在2004年底以前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个别有困难的地区,最迟不得超过2005年5月1日。对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申报审批办法,明确审批程序、审批期限等。
6,积极研究探索医疗付费方式改革。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常见病按病种付费等新的付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