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编者按: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提出“中国保险业40%是泡沫”观点后,受到业内、保户的广泛关注。保险业“泡沫”如何形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百姓如何规避保险风险?带着一系列问题,搜狐理财频道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考消息、中国消费者报、新京报等与郝演苏教授进行了深层次探讨。郝教授称百姓从保险公司得到的金融服务应该物有所值,但目前确是“买一元钱保险浪费四角”…… >>进入郝演苏做客搜狐专题
“2003年中国寿险业竟然有40%的泡沫。”国内保险界的权威学者、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抛出了这个惊人的观点。郝演苏已经就此起草了一份长达五十页的学术报告,打算在年底上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郝演苏说,“这份报告的结果可能会让很多人不悦,但我希望通过它来提醒决策者,要及时挤出这些‘泡沫’,让保险产业健康发展。”郝演苏的观点其实意味着:我们百姓每花一百块钱购买寿险,可能就浪费了其中的四十元,或者是有四十元买了自己本不该买、本不想买的保险产品。
保险数据统计有问题
记者:您为什么认为寿险业存在泡沫?
郝演苏:根本的原因是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存在问题。目前我们对外公布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时,其中混淆了保险费收入和保险业务收入的概念,将分红险、投资连接保险等理财业务的保费收入也混淆其中,这就好比银行把代收水电费的钱也累计到储蓄存款中,然后计算银行的储蓄额。
记者:您所说的寿险存在40%的泡沫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郝演苏:这很好计算,主要是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按照国际保险业通常的统计惯例,对2003年中国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字进行了重新估算,把分红险保费占总保费的比重进行了折算。
买一元钱保险浪费四角
记者:您说寿险业的“泡沫”是40%,这个观点经过媒体披露以后,这个对于老百姓的手拿保单意味着什么?
郝演苏:就个人来看,你选择一种金融服务都是有价值的,因为我是研究者,我希望在中国这样一个年轻的市场上,我们中国老百姓他应该从保险公司得到什么样的金融服务、什么样的金融产品,都应该物有所值。所以我希望在中国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下,老百姓更多得到保障型产品,而不是理财型产品。
记者:国内老百姓要先买保障型产品,这种产品具体有哪些?
郝演苏:传统的人寿保险、意外险等。
记者:现在经常有这种情况,比如一个人他需要买保险,或者健康险,但是他会把这种保险捆绑到一个分红险里面等等,你对这种情况怎么看?
郝演苏:作为一个具体的保险公司,它是商业机构,他这样做是没有错的。就像一些商场,商场把一些产品搭配销售,只要不违反商业规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消费者本人,你应该知道你到这里是希望获得什么,你可以进行灵活的、包括特别的选择。但是我个人强调,一个保险公司,他做什么,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他统统做理财业务、统统做投资业务,他没有错误,但是站在一个行业的立场,这里面就有问题了。
报告还没送至吴定富
记者:您觉得这种现状对保险业的发展有那些危害?
郝演苏:目前保险公司寿险保费收入下降,保险公司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就是它的直接表现。如果我们在统计数据时按照保险保费收入、理财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三项进行统计,那么当理财业务收入过高时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经营已经偏离了主业,那么就必须要调整业务构成,那就能从根本上把握保险业的发展方向。
记者:有的媒体说您的报告前天已经直接送至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的手中,是这样吗?
郝演苏:报告我并没有交给任何人,目前仍然在我手中,我只是把之前的一些资料交给了相关部门。
记者:目前您的观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您的初衷是?
郝演苏:作为一个学者,我只是希望能引起上级政府的重视,希望这种现状能得到改变。
不要先给孩子买保险
记者:您认为一个普通家庭,合理的保险购买应该是什么样的?
郝演苏:我个人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接触保险产品首先是应该购买保障型的产品。在买保险的时候,有的时候动机,由于宣传或者客观原因是认为买保险为了发财,你如果想获得资金的增值,或者其他方面的情况,可以选择其他的机构。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地、科学地选择,考虑一下真正的保障。因为这个保障对我们人的一生、对我们的生老病死会发生很大的作用。
记者:您个人对买保险做了什么样的安排?
郝演苏:作为一个三口之家,先给自己的孩子买保险,我认为这种做法好像有欠考虑,应该首先给家庭最重要的人买保险,然后再给孩子买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保险。我个人建议最好的安排是买一个长期的人寿保险单。购买一个人寿保险单,发生事故可以得到赔偿,不发生事故可以升值。有些短期保险我认为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或者是补充性的产品,而对于一个家庭、对于整个我们个人安全,最稳妥的还是长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