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邹愚 谢飞
2004年11月,深圳本地16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中公告国有股权整体划拨事宜,宣布一场权力交接的盛典开始上演。
这16家上市公司分别由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深圳市商贸投资控股公司以及深圳
市投资管理公司三巨头控股。如今,这一格局将被改变,三巨头将合并组建为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而其底下控股的上市公司将分为两块,其中10家由深圳市国资委直接管辖,新成立的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接掌另外6家。
在这场酝酿数年之久的深圳千亿国资改制大戏中,深圳国资委再祭“直接管理”利器,由幕后走到台前。
16家上市公司“改换门庭”
此次直接划归深圳市国资委的10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深能源(00002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深振业(00000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沙河股份(000014)(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深深宝(00001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ST华发(00002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深长城(00004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深赛格(00005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农产品(000061)(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赛格三星(00006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和深天健(00009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其中深振业、沙河股份、深长城和深天健原来为建设投资控股公司控制,深深宝和农产品为商贸投资控股公司掌控,深能源、ST华发、深赛格以及赛格三星原属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门下。
划拨由投资控股公司管理的6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深深房(00002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ST深物业(000011)(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深纺织(000045)(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深国商(00005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和特发信息(00007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以及ST深特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据深圳国资委的人士介绍,深圳的国资体制变革从2002年就开始发力,当时深圳市政府领导原有意向撤销三大资产管理公司,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行,最后采取了折衷方案:选定5家大型企业集团由国资委“直接授权经营”,它们分别是深圳机场(00008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集团公司、深圳盐田港(00008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集团公司、深圳地铁公司、深业集团以及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今年7月30日,作为三巨头的原上级主管部门,已有12年历史的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办事机构“国资办”被撤销,代之以“新国资委”——深圳市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委员会。
据介绍,深圳新国资委主任由原深圳机场董事长郭立民出任,陈洪博、郭原为副主任,高雷为总经济师。陈洪博此前曾任深圳市体改办副主任;郭原此前担任一致药业(00002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董事长,高雷为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原总经济师,原国资办主任贾和亭出任国资委巡视员。
新成立的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董事长由陈洪博担任,而原商贸控股总裁郭永刚出任该公司总裁。
曾多次参与深圳市国企改革文件出台的国信证券何诚颖博士说:“此次16家市属上市公司的划拨,表明深圳的三层国资管理体制已经调整为直接管理的体制。”
深圳国资变奏三步曲
熟悉深圳国资改革的人士介绍,深圳国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迄今已经历三个阶段。
1987年7月,深圳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国有资产管理专门机构——市投资管理公司。
1993年9月,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由时任常务副市长王众孚任主任,李德成、张鸿义为副主任;同时,设立了市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作为国资委的常设办事机构。
1994年8月,市国资委决定将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改制成与市投资管理公司性质相同、机构相平行的资产经营公司——深圳市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并将已核定的9.27亿元国有净资产授权给建设投资控股公司。当年底,在深圳物资总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深圳市商贸投资控股公司。
由此,深圳形成“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这一三层次管理运营模式。
“我们市的国资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参照深圳来设置的,”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董秘林韶坚此前向记者表示,深圳的三层管理体系开国内风气之先,被各地纷纷效仿。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圳“三个层次”的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营中遭到挑战,中间层公司这一模式也渐渐出现一些重大弊端,如中间层公司并不满足于“资产运营”而进行“业务运营”;中间层公司的行为带有较强的政府色彩;中间层公司对企业的管理控制常常与公司治理规则发生冲突。
何诚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层模式的问题也开始暴露,主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三个控股公司这个中间层渐渐出现了一些各自为政的情况,俗称二政府,而深圳的一些国企重组改革需要统一协调,分割的状态降低了国企重组的效率。”
对此,深圳市政府决心再次动手术,2000年下半年,深圳市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三个层次”国有资产营运与监管体制的若干意见》,重新对国资办、资产管理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定位作了严格的限制。
而此前上海市政府从1998年启动的上海本地股重组取得的卓越成绩也从侧面刺激了深圳市政府加快本地上市公司重组的决心。
2001年初,深圳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及11个配套文件,明确提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进程,“国有控股企业要通过国有资产变现和产权转让等形式适当降低国有产权比重,引进其他经济成分的股东”。这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深圳市国有企业改革号角正式吹响。
而此次国资改革,则被普遍视为从“三层次”管理体制向两层次的管理体制的嬗变。
从“三”到“二”的理由
从“三层次”到“二层次”,也是形势使然。
深圳市国资委巡视员贾和亭告诉记者:“撤销三家资产经营公司的原因,并不是说三家过去运作不成功,过去三个层次的架构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贾和亭表示,撤销出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扮演者调整,原来深圳国资出资人是三家资产经营公司来扮演这个角色,今年4月份组建,7月份挂牌的新国资委按照国家规定,它来扮演国有资本出资人角色,必须对原来的架构进行调整;其次,三家资产经营公司过去下面分别监管了一大批国有企业,但是这几年,随着国有经济改制进程,深圳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三家资产经营公司所监管的企业数目急遽减少。2003年剩下35家,今年调整以后,只剩下20多家。
而在今年底之前,深圳市还计划对12家一级企业进行“整体产权改制”,另有七家一级企业将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国资有可能退出控股地位。在此情况下,三大国资经营公司行将陷入“无人可管”的境地。
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设置三家资产经营公司的中间层次。
深圳的国资改革情况实际上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国资退出竞争性领域,急剧集中的趋势之下,国资监管体系面临变革。深圳的此轮国资改革监管体系实际上再次站到了潮头。
在深圳的此轮改革中,一个颇有悬念的问题是:为何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均划归国资委管理,而是由国资委和投资控股公司各管一块?
贾和亭称,设立投资控股公司的目的是为了管理一些小的、分散的股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究竟由谁直接持有,也是根据这个原则来调整的。
“这样分类管理,国资委更便于抓重点企业。”贾和亭称。
而且投资控股公司不同于原来的三家资产运营公司,它本身不扮演出资人角色。目前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能的企业一共24家,其中就包括新成立的投资控股公司。而投资控股公司管理着十几家企业,同时还管理原来三家资产经营公司持有的、小而分散的国有股股权。
何诚颖分析认为:“之所以还要成立投资控股公司,主要是希望利用这个公司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这类公司的国有股彻底退出的问题,二是解决一些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三是解决一些此类公司的不良资产等问题。”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人士指出,深圳此次国资改革的模式与上海有很大区别,上海侧重动用本地资源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而深圳更强调公司注册地在深圳,投资者有实际产业进入到深圳,通过上市公司的壳资源重组引入国内甚至国际有竞争实力的资本来搞活本地经济,如中粮集团出资8亿元收购深宝恒(000031)(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
如今,这场轰轰烈烈的国资改革的高潮已经来临了,令人期待的是,结局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