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石油与中石化最近有点儿烦:一是油价涨涨涨涨涨,“油老大”成了众矢之的;二是一批民营企业获得原油和成品油进口资格,“油老大”垄断油源进口的特权一去不复返了;三是几十家非国有石油企业组建直属全国工商联的石油商会,酝酿发起石油产业基金,意欲进入石油上游产业,“油老大”的核心领地第一次受到直接挑战;四是年底中国对外资全面开放成品油零售市场,“油老大”将与BP、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同台竞技——一言以蔽之,“天下英雄,使君与操”的双寡头格局行将终结,“豪杰并起,烟尘遍地”的多元竞争时代已现端倪。
“油老大”是该吃些苦头了,如果全社会不准备继续吃苦受难的话。
油价一直在波动,这本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但为什么吃亏的总是中国?为什么吃亏的总是消费者?中国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石油供应的2%,而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却不到0.1%,且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素以“逢高买入、逢低卖出”著称——这笔帐当然要记在垄断油源进口的“油老大”头上。
为了垄断零售终端,中石油与中石化强行收编社会加油站,明里暗里挤兑系统外企业,结果是高效率的民营加油站濒临破产而低效率的国有加油站遍地开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石油分销体系统治了市场经济时代的石油流通——这笔帐当然也要记在垄断成品油供应的“油老大”头上。
中石油与中石化实施上下游一体化的结果是下属油田和炼油厂成了单纯的“成本中心”,油田与炼油厂之间完全是内部交易,原油价格高低没有现实意义,而垄断成品油供应的优越地位又使其得以把畸高的成本全部打入产品价格“顺价销售”,于是无论原油价格还是成品油价格都不再有明显的约束功能,企业效率只有日渐滑坡,与国际石油巨头的差距日益拉大——这笔帐当然也要记在大而全、大而不强、大而垄断的“油老大”头上。
“油老大”自然也有委屈:进口原油是按国家分配的计划指标分月进行的,基本采用现货贸易方式,为了避免供应中断,价格因素只好放在第二位,难免出现“买涨不买落”的情形;国家对境外期货头寸实行额度管理,企业必须提前报计划、等候批指标,若想调整计划就得重新报批,这就像宋军与金军作战时必须遵循事先拟好的“阵图”一样,根本没有随机应变、灵活处置的权利,又怎能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屡战屡败甚至不得不乖乖踏入人家早就挖好的陷阱呢?石油产业链中,炼油是高附加值环节,但如没有销售终端控制权,炼油环节的高附加值也不易实现,老国有企业的种种负担也就无力背负,因此垄断高价也不是毫无社会效益,它至少有利于社会稳定。
连“油老大”都有一肚子苦水,可见现行石油体制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而关于改革方案我们可以达成几点共识:单纯拆分重组是不够的,关键在产权层面;单纯对外开放是不够的,关键在对内开放;单纯放开终端环节是不够的,关键在上游环节;单纯加强规范是不够的,关键在开放市场。由是观之,民营企业主导的石油商会与石油产业基金可望在石油体制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很可能像当初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一样,民营企业全面介入原油和成品油的生产和流通会使现行石油体制逐步萎缩以至瓦解。
从产业竞争原理和经济可行性分析,虽然石油商会发起石油产业基金声称旨在进入石油上游产业,但它们很可能按照先下游再上游、从终端到起点的路径运作,即先抓成品油进口,做大成品油销售,市场地位巩固后再进入炼油行业同时介入国际原油市场,最后一步是建立自己的采油基地。而在此期间政府要做的只是放开管制而已:放开石油批发零售管制,放开石油进出口管制,放开石油价格管制,放开石油期货交易管制,放开石油行业进入管制,放开石油境外投资管制。至于“油老大”的未来,既可能脱胎换骨后继续风光,也可能积重难返一蹶不振,甚至被民营企业“蛇吞象”也未可知。
石油是中国现存不多的几个国有垄断行业之一。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行业“瓜分豆剖”的局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这不是件坏事。
延伸阅读
查处不正当竞争9000件 《反垄断法》正在起草
今天在沪召开的“公平竞争与市场经济”研讨会传出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11年来,本市——查处不正当竞争案9000余件 我国首部《反垄断法》目前正在起草之中,出台时间尚未确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至今已近11年。11年来,本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9000余件,涉及金额8亿多元。
阅读全文
四大石油巨头自组产业链 全球布局迎接能源战略
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国内能源紧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这一年,注定将对中国的大型石油企业造成深刻影响,中国四大石油企业开始打破以往
业务格局,纷纷向全业务、全领域拓展,成为这一深刻影响的明显体现。
阅读全文
壳牌退出东海气田 国际石油寡头因何看空中国
9月29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向媒体承认,皇家壳牌集团(下简称“壳牌”)和美国优尼科公司决定从东海西湖凹陷合作项目中退出,不再进一步参与该项目5个合同区块的勘探、开发及销售。
类似的撤退已不是第一次:自今年以来,壳牌在中国已经先后在“西气东输”、广东南海1200万吨炼油厂等项目上退出;同时,壳牌、BP等公司还先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抛售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能源公司的股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