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 马斌 见习记者 李伊琳 上海报道
11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了德国德累斯登银行股份公司关于在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7500万美元投资额度。此前的11月初,该行刚刚获得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许可。
德累斯登银行隶属于德国最大一家金融服务集团——安联集团。在德国大本营,甚至在中国内地,德累斯登银行和安联集团常常与众多同等重量级的德资企业如影随形,例如,牵手德国汉莎航空集团、拜耳(中国)等七大德企举办F1中国体验日等。事实上,包括拜耳、西门子、德国大众等大型制造企业在内,安联集团本身就有数百家强势股东企业,而其中的多数都已经在上海设立办事机构。
除此而外,拥有400余个企业成员,包括巴斯夫、贝塔斯曼、欧倍德、汉莎航空等在内的上海德国商会是欧洲在沪的最大社团,安联大众行长冯康君博士Dr. Benno von Canstein和德累斯登银行上海分行总经理韩希文博士Dr.Hans Schniewind都是该商会的理事。
12月15日,中国入世三周年零四天,在上海金茂大厦39楼的办公室,德累斯登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韩希文,这个来中国3年还羞于公然开口说中文的德国人,向记者呈现了德累斯登银行在中国的商业魔方。
《21世纪》:在中国市场完全开放以前,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范围显然受到了限制,德累斯登银行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客户和利润的?
韩希文:德累斯登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还是发展外资企业,我们的大多数客户都具有欧洲背景。其实,除了大型的知名企业,德国的中小型企业群体在中国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这一群体成为德累斯登银行上海及北京两个分行的新兴客户群。
在利润方面,德累斯登银行在经营上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信贷发放比较保守,费用控制也相对严格。对银行来说,增加贷款数量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鉴于控制信贷风险的必要,我们并不想在这方面拓展过快。
《21世纪》:那么,在业务开展之初,主要碰到哪些障碍?在与中资银行竞争中,外资银行无法提供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怎么办?
韩希文:德累斯登银行在中国的业务拓展上,当时主要碰到了两个方面的障碍:第一是不能拓展中资客户,第二是初期阶段在1999年之前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但中国入世后,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
另外,中国的市场很大,在这一市场里,我们的目标并非是和中资银行竞争,也不想达到中资银行目前的规模。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他们商务活动中的合作伙伴。
德累斯登银行基本上不会开展信用卡和券商业务,目前我们打算做的,是金融衍生品业务,这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是一些较大型的中资企业,希望能够帮助他们降低有关汇率和利率方面的风险。
《21世纪》: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德累斯登银行在中国市场有何具体规划?希望占据怎样的一个市场地位?
韩希文: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我们的规划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获取利润;对德资企业提供业务;为大型中资企业提供金融衍生品服务;最后,与刚获批复的QFII相对应,如何在资本市场获得发展。
其实,对德累斯登银行而言,上海和北京两家银行的业务只是一小部分,由于到德国投资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那边的德累斯登银行对他们提供的业务服务,也属于中国业务的一部分。
至于市场地位,我们并不期望德累斯登银行能够达到像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那样的规模,但希望能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且具有一定的规模。
《21世纪》:那么,德累斯登银行目前在中国的整体经营情况如何?在进入和渗透中国市场时有怎样一个时间表?
韩希文:德累斯登银行在北京和上海已经拥有两家分行,在北京已开始准备申请新的营业执照。 金融衍生品方面的业务,我们希望能够在2005年得到拓展。第一是扩宽客户群,第二是为现有的德资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人寿保险和资产管理方面,安联在中国有很大的举措,我们也将协同发展。
《21世纪》:德累斯登银行如何利用集团资源开发中国市场?目前有哪些主要客户?
韩希文:集团资源首先是在金融衍生品业务方面,这个可以在亚洲开展。其次,我们在与德资企业发生业务关系方面也利用了集团优势。安联对我们在市场开拓方面提供了支持。此外,我们在中国举办的一些活动,例如赞助F1、10月啤酒节等,这些都是和安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1世纪》:目前,德累斯登银行已经拿到了金融衍生产品业务资格申请批复。据说在此之前,一般都认为德累斯登银行无意染指零售银行业务,为何有此出奇不意之举?
韩希文:在金融衍生产品方面,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风险。金融衍生产品不仅仅被运用于私人理财业务,如上文所述,德累斯登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较大型中外资企业减低有关汇率和利率方面的风险。
至于零售银行业务,今年3月份,安联集团的主席在上海的确曾经表示过无意于此。但未来是不可全知的,要确定今后5年或者10年将做什么事情,这是较难做到的。
《21世纪》:相比中资银行,德累斯登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业务方面有哪些优势?
韩希文:金融衍生品业务是德累斯登银行投资银行部(DRKW)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专长,其在国际上的排名比较靠前。我们的总部所在地法兰克福,恰恰是欧元的发源地,也是欧洲大陆的金融中心,而我们的DRKW总部设在伦敦,伦敦又是整个欧洲的金融中心,正是这种地域关系决定我们银行与国际金融界的决策层很接近。
《21世纪》:德累斯登银行的DRKW拿到QFII牌照后做了哪些投资?是如何操作的?
韩希文:德累斯登银行的DRKW在股票、债券市场上的活动比较多,QFII的批复进一步保证了DRKW今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发展。
至于投资,因为刚拿到资格和投资额度不久,目前还在做资金投入方面的准备工作;至于投资组合,QFII可以投资的就是上海和深圳的A股和债券,但这方面的业务不在中国完成,是由境外做的。
《21世纪》:对德累斯登银行而言,设在中国的分行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其对德累斯登银行的财务报表有重要影响吗?
韩希文:德累斯登设立在中国的分行目前规模很小,从财务情况来看,所占份额相当小。截至2003年底,德累斯登银行的总资产为4770亿欧元,北京和上海两个分行的资产还不到其千分之一。但从集团业务发展来看,后者却处于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是安联及德累斯登银行在新兴市场上发展的重要据点,这从我们高层的频繁来访就可以体现。
《21世纪》:当初,德累斯登银行撤销其深圳分行是出于何种考虑?
韩希文:在我们看来,赢利比规模更加重要,撤销深圳分行的决定主要来自我们的一个预测,即未来资本的回报并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关闭了深圳分行,但是安联集团在广州增设了财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并且,撤销深圳分行之后,原深圳分行的一部分贷款被转到德累斯登上海分行,这对上海方面的业务发展是一个积极因素。
《21世纪》:汇丰、花旗等外资银行以及东南亚的一些中小外资银行,都在积极参股或者收购中国的商业银行,德累斯登银行有没有这一方面的计划?
韩希文:这方面的决策要由我们德累斯登银行总部来做出。今年3月份,总部曾经来访,当时也有记者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但未得到正面回答。对将来的事情不做过多评论,是德国人的习惯。
链接:
德累斯登银行创建于1872年12月,是德国的三大银行之一,排名仅次于德意志银行,位列第二。该行也是德国金融资本的重要中心,其总管理处设在法兰克福,在国内外设有多于1230家的分支机构。1993年,德累斯登银行在上海开设分行,从1999年4月开始经营人民币业务。1981年,德累斯登银行在北京开设办事处,1997年开设北京分行。
(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