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2年11月28日,入冬以后的第一轮雨加雪天气尚未散去,北京城寒意逼人。这一天,西长安街86号大楼上“国家电力公司”标牌被工作人员轻轻换下,代之以“国家电网公司”标牌。敏感的媒体随即对这“一字之差”做出解读: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火热年代”即将到来。
两年后,当改革之初的激动和忙乱还尚未完全从人们记忆中洗去,持续的全国性电力紧缺就已将电改逼入进退维谷的境地。“2004年,渐入深水区的电力体制改革与各种力量胶着相持。电改正酝酿着进一步的突破与深化。”电力专家、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长庚表示。
缺电之惑
“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的此轮电力体制改革可谓生不逢时。”四川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学者刘民寿认为,由于电力的短缺,正在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的实际效果难如人意。
2002年3月,习惯上被称为国务院5号文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公之于众。依据这一改革方案,实现了发电厂和电网的分离,成立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独立的电网公司。改革前,原国家电力公司本来是拥有全国72%发电总资产的巨无霸企业,其发电资产在改革中被分拆到五家发电集团之中。作为改革目标的一部分,国家电监会也在这次改革中应运而生。
但这一切都是如影随行的是2003年以来的大面积电力短缺。
2003年,国内电力需求陡然上升,电力供应明显不足。包括河北、山西、浙江、上海、湖北等22个省份相继拉闸限电。煤炭供应紧张导致的电煤之争,更驱使电价上调。进入2004年之后,电力紧缺的状况进一步趋紧,全年全国缺电3000万千瓦。刘民寿告诉记者,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是在电力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设计的,对供求关系紧张情况下推进改革的应对措施考虑较少。“没料到改革一开始就遇上电力紧缺,这与当初改革设计的实施背景正好相反,不是一个改革的好时机。”
在缺电面前,一些新的矛盾不断呈现:政府与企业、地方与中央、发展与环保、电厂与电网、电价与煤价、开发与审批……在厂网分开后,电力投资、电力交易特别是执行电价政策方面的违规现象不断出现,进一步暴露出政府在电力规划、电力项目投资审批、电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体制缺陷。“旧的体系和秩序已经被颠覆,新的市场机制又尚未形成,体制变动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相当剧烈。”刘民寿表示,由于重要的配套改革措施不能及时跟进,电力监管不能及时到位,无法有效弥补管理漏洞、市场缺陷和化解各方矛盾,大大增加了电力改革的风险。同时他强调,这些电力体制改革中必然将面临的问题“在缺电大背景下,风险被加倍放大”。
艰难推进
有观点认为,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突破电力瓶颈,而不是推动改革。议声纷纭之下,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并未止步“休眠”,仍在逆水中艰难前行。
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长庚介绍,由于严重缺电的影响,国内各地的电力市场试点确实受到了冲击,加大了改革难度。“但电改的市场化方向不可逆转。”
今年1月,全国第一个采取竞价上网模式运营的区域电力市场在东北落成。随后,5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四省一市的华东区域电力市场也进入模拟运行。而西北、华南几大区域电力市场也将逐步投入运作。
陈长庚认为,从电监会系列动作传出的信息表明,同时在电力短缺的华东地区和比较富裕的东北地区做试验,目的就是为全国电力市场化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同时为以后的电改步骤积累经验。
此外,电力监管改革继续推进,华东区域电力监管问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魏玢分析称,中国电改在电力紧缺的大背景下的推进并非“不可为强为之”。他表示,根据市场规律和国外电力改革的经验,在电力并不富裕时也可建立市场,市场本身就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关键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所能接受的程度。”
按照电监会对待电力改革的想法,先把东北、华北区域市场化试点做好,同时做省级电网、电力市场试点,建立省级电力市场。陈长耿表示,从目前看,电监会并没有一个电力改革试点的时间范围。出于稳妥的考虑,现在电力市场化试点的交易电量比较小,目前仍处于一个摸索规律的阶段,“这个过程不会太短”。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