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就在煤电价格战愈演愈烈之时,日前有消息传出,备受各方关注并一度被认为将在煤炭订货会前颁布的“煤电联动方案”细则已经明确。虽然还未正式颁布,但有相关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的方案已经规定了联动的条件、幅度、范围和计算公式等等,按照方案完全可以操作,没有什么更具体的实施办法了,只是最终将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颁布下发此方案,然后再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实施。”但似乎并没有迹象表明,这则利好消息会使煤电双方的冲突在短期内得以缓解。
有业内人士表示,“煤电联动方案”对于消解此次煤炭订货会上双方的冲突没有很大作用——“具体怎么解决煤电纷争的问题、怎么协调这次煤炭订货会上双方的冲突,这个方案是解决不了的。”另外有知情者讲,“这次订货会本来就没有开的必要,最后的结果也不过和去年一样,合同只签量不签价,最后大家不欢而散。”
煤电双方的矛盾缘何变得如此难以调和?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当如何化解?我们只能从今年双方的价格大战中,加以求证。
“煤荒”背后的价格之争
今年年初以来,“煤荒”这样的字眼频频见诸各大媒体。其实,从2001年起,电力企业就高喊“煤荒”,只是到了2004年,煤电矛盾再次升级,从而导致更为严重的“电荒”。
按照电力企业的说法,由于电煤的缺乏,才使得电厂多次停机。
而来自煤炭企业的说法却是,电煤根本不缺。5月12日煤炭协会召开57家重点煤炭企业负责人会议,会上对各企业产销情况的统计显示,所有煤矿都超产,而且对电厂的供应都超过了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
在双方各执一词之时,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力企业所说的缺煤,指的是缺“计划煤”。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利用在电煤定价中的强势地位,如今,当“市场煤”的价格高于“计划煤”时,利用“讨价”能力,要求政府供应更多的“计划煤”。
对此,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武承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电煤价格之争,不是电煤两个行业之争,更不是企业之争。根本在于,煤电两个行业改革不同步,煤价、电价形成的机制不同。”
增强煤炭企业的话语权
在煤价与电价形成的机制方面,电力企业无疑一直占据着强势地位。长期以来,在电煤定价中的强势地位让电力企业在吃惯了低价煤。无论市场如何波动,电力企业在电煤竞价过程中都占得先机。而与之相比,由于煤炭企业比较分散,在与垄断性的电力企业讨价还价中,它们总是处于劣势。
为了改善定价机制,用增强煤炭企业话语权的方式提高煤炭企业的定价能力,从今年起,来自煤炭行业的企业整合的消息就接连不断。
今年9月17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出资组建的综合性煤炭产业集团公司——重庆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整合了5家国有煤炭企业以及26家企业。重组后,重庆煤炭公司产量将由目前的900万吨提升到1500万吨以上。
据了解,河南、山西、山东等省也纷纷出台了整合区域煤炭资源、组建区域煤炭集团的方案。此前,已有云南、宁夏、陕西、江西等地组建了省区煤炭企业集团。与此同时,14家湖南煤炭企业组建的湖南省煤业集团公司,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但这种做法产生的效果,令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的陈清如感到担忧。陈教授向记者表示:“煤炭行业重组,只是让煤炭企业拥有更为强势的话语权,以及定价的主动权,但并不会解决煤电之间的体制性深层矛盾。相反,当煤炭行业也变得越来越强势的时候,新煤炭垄断会不会出现,倒是更令人担忧。”
煤电联动走向前台
由于煤炭价格的持续增长,煤电联动方案自然而然地被推向了前台。一时间,联动方案被广泛讨论。
“煤电联动的实质就是煤炭涨价要听电力企业的。”一位煤炭界资深人士评价说。他认为,在电价受国家严格管制的前提下,煤电联动表面上看是电价随着煤价的上涨而上涨,实际运作中很可能就变成了“电价不涨,煤价就不能涨”。发电企业由此将成本的矛盾抛回给了煤炭企业。
无论如何,煤电联动方案即将被提上日程,“现在的煤炭价格与煤炭交易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而敏感的时期。煤电双方的利益之争恐怕将贯穿冬季用煤用电高峰期的始末,并将在2005年全国煤炭订货会上有集中的体现。”一位业内人士提醒说,“相关政策和方案可能影响明年全年,乃至从此改变煤炭供求历史。”
( 责任编辑: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