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谁最能代表“中国制造”?
谁最能代表“中国制造”?这样的问题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说,答案肯定是格兰仕这样的企业。因为在中国,你很难找到几家在世界拥有35%以上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可是格兰仕做到了,“先专业化,后国际化,再多元化”,它成功地战胜了洋品牌,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拥有行业控制能力的企业之一。
壮士断腕 主业大挪移
1991年3月,梁庆德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家用电器专卖店里第一次见到微波炉时,还是格兰仕前身——顺德桂洲畜产品企业(集团)公司的总经理。
1992年3月,在日本整整考察了一年的梁庆德提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方向从轻纺工业转移到家电产品,瞄准了市场几乎被洋货垄断、“很有做头”的微波炉。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从立项、设备引进、采用国际上最先进、质量最好的零部件,到研制出了第一台以“格兰仕”命名的微波炉,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
“资源有限,什么都做不精,做不好,不如集中资源做精、做好一个产品,做出绝对的比较竞争优势。”梁庆德认为可口可乐、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企业的道路,更加符合自己企业的未来发展。
格兰仕先后将原来众多与微波炉无关的产业统统丢掉,就连年利润800万元、出口3000万元的金牛型产业——羽绒服厂也卖掉。
做鸡毛掸子起家的格兰仕,像一头凶猛的公牛,一下闯进了原行业毫不相干的家电行业,一发不可收拾。
从1993年至1999年,格兰仕只做微波炉。经过8年的专注、积累和修炼,微波炉、光波炉制造做到了世界第一。微波炉在国内有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际也曾达到40%的市场份额。
中国制造的“美食城模式”
与海尔“坚持先有市场,然后建厂”,长虹“寻找劳动力成本低、关税壁垒低的地方建厂”战略相反,格兰仕把工厂扎根在了国内,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资源整合道路。
格兰仕对竞争形势进行了分析。在整个国际产业链中,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中国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是生产、制造的成本优势。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将中国过剩的劳动力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然后推向国际市场的企业战略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格兰仕得出结论:把自己定位为国际价值链的“生产车间”,然后利用车间的“平台”对整个产业链进行整合才是最现实的路径。
马上与欧美企业亲密接触。格兰仕人说,你的变压器成本是30多美元,而日本是20多美元,你根本无法与其竞争。不如这样,你把最先进的生产线搬到我那儿,我帮你生产,以每台8美元的成本价向你供货,不过设备的使用权归我,在保证你的需求之后,其余时间任由我支配。美国人正愁着出路呢,一合计,划算,干吧!
由于中国的人力和土地成本比日本低得多,此举令成本在20美元一只的日本企业痛苦不堪,变压器很快成了他们的“鸡肋”。
趁热打铁,格兰仕又找到日本企业:你将变压器生产线交给我们,我们以每台5美元的成本价向你供货。日本企业听后,毫不犹豫地签了字,求之不得呢。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我凭什么做到那么便宜?”格兰仕集团副总裁俞尧昌算了一笔账:在欧、美、日企业,引进的生产线每周开工时间一般为24~30小时,而在格兰仕,每天实行三班制,每周开工时间可以达到156小时,产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同样一条生产线,到了格兰仕就等于欧美企业的6~7条生产线。
“牌子是你的,你生产线搬过来,A品牌搬过来,我就帮你生产A,B品牌搬过来,我就帮你生产B,多余的就是格兰仕的。”格兰仕利用这种“美食城模式”,与世界200多家跨国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
在这整合的过程中,格兰仕也逐渐完成了从“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和“全球名牌制造中心”,到“全球制造名牌”及“全球制造研发中心”的嬗变。
【格兰仕轨迹】
1978年9月
梁庆德带领十余人开始创业。
1993年
第一台以“格兰仕”为品牌名的微波炉诞生。
1995年
格兰仕微波炉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5.1%,跃居全国第一。
1998年
微波炉年产销规模达到450万台,居全球第一。
2000年9月
格兰仕斥资20亿元进军空调制冷业。
2003年
产值突破100亿元。
【首脑笔记】
一位农民进城,想买一件西服,营业员告诉他,穿西服要打领带,打完领带还要穿皮鞋,穿了皮鞋还要整发型。最后这位进城农民“改头换面”成了“诗人”。
如今,“中国制造”正走在成为“诗人”的路上:过去我们洗脚上田搞实业,是为了有碗饭吃;随后我们进城“打工”,是为了学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如今,我们出海“探路”,就是为了国际化,少走弯路。——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梁昭贤
格兰仕是在做一个苦行僧,估计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都要做下去。
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主动将夕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这种战略转移中,如果你不去接盘,泰国和印度就会去接。
——格兰仕集团副总裁俞尧昌
(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