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人惊喜不已,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丝毫没有提升中国股市的景气度,至今中国股市仍强烈地背离着中国宏观经济。新年伊始,中国股市破位下行并创下近5年来新低。这一奇异的市场现象,再次让人们对神秘的中国股市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语的敬畏之情。
为什么中国股市会走到今天的地步?要想揭开中国股市的神秘面纱,我们不妨从分析中国股市的两种经济学方法说起。一种经济学分析方法更注重对中国股市的形式主义分析。例如,我们常常会从媒体上阅读到一些统计数据,这些经过抽象过的统计数据被经常用来描绘中国股市的全景画面,比如运用洋标准来存疑中国股市的估值问题,借用上市公司和券商的“失信”行为来说明中国股市是如何危机四伏的,等等,不一而论。 问题是中国股市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市场活动,而是被嵌入到了中国人的具体生活和中国各种制度和文化之中的市场,是无法按照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来加以解释的。这就引出了我们分析中国股市的第二种经济学方法,即更注重对中国股市的实质分析。
对中国股市的实质分析,向我们提供了要将中国股市纳入到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过程中的一些分析元素,不仅要求我们要关注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市场活动者的意愿与期待,而且还不能忽视将中国股市的市场活动与经济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制度条件,以此来活生生而不是抽象地描绘和分析中国股市。
纵观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有一个“原罪”一直困扰着我们,即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约70%的股份是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约30%的股份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当初这种特殊的股权设计,是反映当时中国政治与社会制度的一种产物,由此也引起了至今仍争议不断的一些不合理和不协调的市场特征。例如,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上市公司过度圈钱、忽视中小股东权益等。还有,因为有近三分之二股份无法流通,导致中国股市整体市盈率高过发达股市。这足以说明一点,中国股市现存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是很难运用形式主义的那套分析方法来解释这些问题的。但是,目前有一种倾向值得关注,那就是试图用中国股市中存在的不完善的现实性问题去替代其历史性问题,这确实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
当我们看到了目前中国股市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大都源自于一些制度性安排时,我们就不应该再纠缠于一些形式问题,而要更多地关心制度安排的变革。其实,“国九条”已经触及了这一要害环节。但是,涉及中国股市非市场化“根基”核心的“股权分置”问题暂时还难以解决,涉及诸多制度性安排变革的改革成本应由谁承担,如何注重对市场参与者的伦理关怀等,仍然是相当棘手的问题。 一个与诸多制度条件相连接的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非市场化根基,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股市会与发达股市如此不同的原因。
中国股市之所以会严重背离宏观经济,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同样,要变革中国股市,还要相应地去变革相关的制度条件与制度安排,这实在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问题是中国股市还能等多久?
( 责任编辑:阿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