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欧洲尚无法拿定主意,中国究竟是一个负责任的白衣骑士,还是……
雷纳.海尔特里希点燃了一支香烟,思考了一下,认真地看着记者说:“我们是商人,并不是政治家。政治家才是营造商业环境的人。我们密切关注欧盟可能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最新动态,但现在进行揣测是不合实际的。”
但全欧洲恐怕再没有几个人比海尔特里希更在乎此事——他执掌着全球第二大航空航天及防务公司EADS。就在他陪同德国总理施罗德访华期间,EADS拿到了价值13亿美元的合同,包括23架空中客车和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安保系统。仅仅一个多月前,他的法国同事,EADS的另一位联合CEO菲利普.加缪刚陪同法国总统希拉克来过中国。
欧洲大国的政要们都在筹划“中国之旅”。2004年10月希拉克从中国带回了40亿欧元的合同。12月初,意大利总统钱皮带领着本国的大批企业家来访,几乎同时,施罗德也组织了一支有38位CEO的随行队伍访华,其经济目的昭然若揭。被国内经济萧条弄得灰头土脸的施罗德,用20亿欧元订单证明了自己的海外营销能力。
欧洲跨国巨头从未像今天一样倚重中国。大众汽车在华产量和利润都已超过了其德国本土。这是为什么施罗德选择长春而不是上海作为其中国之行第二站的原因——他要出席大众投资10亿欧元的新工厂奠基仪式。西门子集团CEO冯必乐在他卸任前的最后一次年报发布会中5次提到了中国。而希拉克带回的15亿欧元订单很可能成为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免于破产的救命稻草。第一次,中国从欧洲空客而不是美国波音那里订购了更多的新飞机。
不妨听听施罗德在德国软件巨子SAP为其组织的论坛上怎么说:“德国工业界非常重视长期的管理,长期的合作,如果遇到一些问题,德国公司不会跑,他们会留下来和你们共同克服困难。这是我们德国公司的特点。”
微妙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让中国和欧洲又一次互相依靠。当美国人还在对台军售上一再激怒中国的时候,欧盟已经把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列入了今年的时间表。中国巨大的胃口成了欧洲产品最好的出口市场。相对于美国,欧洲人更愿意提供中国快速工业化所急需的技术。中国被邀请和欧洲合作开发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为此中国将投入至少2亿欧元。而空客承诺将其最先进的机翼技术与中国企业分享。
与此同时,欧洲的《经济学家》杂志却在泼冷水:“中国欣快症(Sinophoria)也许很快会转化成“中国恐惧症(Sinophobia)”。它警告说中国显然不甘心仅仅扮演一个巨型消费市场的角色。中国的企业正在雄心勃勃地进军欧洲。上海汽车<行情资讯 论坛 点评>花15亿欧元接管了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车厂罗孚,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阿尔卡特手机和德国施奈德。
在欧盟不久前发表的2004年竞争力报告中,花了整整一个章节谈论“中国崛起的威胁”。就在施罗德访华前夕,德国《经济周刊》热炒的是中国涉嫌偷窃德国的磁悬浮技术。“在价格血拼中长大的中国企业家不会容忍欧洲式的浪漫与温情”,贝恩咨询的合伙人尤维.雷纳认为。
据德国普法尔茨工商会最近一次对38个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73%的德国企业认为,过去两年中,中国工业界抄袭、盗版行为大有增加,“几乎所有在中国销售成功的产品都逃不过被假造的厄运,这一趋势还在上升。”被询问的一半企业认为,中国在该领域的法律框架没有改善的迹象。
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让欧洲政要们头痛。中国的廉价产品冲击着欧洲那些脆弱的传统制造业,许多在中国成功的欧洲公司正不断加大投资招募人手,同时在本国内却在不断削减工作岗位。西门子公司的43万名员工中,在德国工作的只有16万4千人。
六次访问中国后,施罗德更加坚定了不顾一切在德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的计划,德国公司必须削减成本才能更好地赢得竞争。一个更开放的中国还是一个更咄咄逼人的中国,一切取决于欧洲能否进行主动的变革来适应中国的崛起。正如他们当年学会跟美国人、日本人相处一样。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