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一看标题,有人可能就会笑了,这还用问?肯定是安全第一嘛——这早就是常识了。说得也是,凡可能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都会刷着“安全第一”的大标语,别说成年人,恐怕连刚上学的儿童也都知道。不过,尽管是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把谁排第一,人们却常常犯糊涂。比如,北京正在建设的地铁十号线,在使用何种防水材料上,似乎就犯了糊涂,尽管专家和建设方都认为,一种“新型的防水材料———预铺式反粘卷材preprufe防水系统”的防水效果,比正在使用的名为“膨润土毯”的防水材料好得多,而且,后者的不足非常明显,甚至解决不了使用中的串水问题,但有关方面仍然坚持使用后者,根本理由是前者价格偏高——每平方米比后者贵20元钱!对此,力荐有关方面使用前者的“北京安达亿公司总工程师王丛巍”表示,“报价不是问题,把不适合的材料用到地铁,将来才是问题”(《京华时报》1月12日)。
对于北京地铁十号线建设方的态度,我非常不解。如果类似问题发生在一个贫困农民的身上——家人得了一种能够治愈但需要高额费用的病,做出放弃或消极治疗的选择,尚可理解,毕竟对一个贫困农民来说,钱可能是最大的难题。但对于北京地铁十号钱的建设方来说,钱应该不是问题——尽管把现在的材料换成前面提到的新材料,会增加不少成本,但对于北京来说,应该是可以承担的。问题的关键,就看建设方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眼光是否长远。
我觉得,对于地铁这样的耗资巨大又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工程来说,无论如何,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安全性,否则,用了效果有着明显不足的材料,等工程竣工了,却因为四处渗水而不得不对其进行大修,不说造成的间接损失,就单是造成的直接损失,恐怕都要比现在采用新材料增加的成本多得多。而且,如果问题严重,大修也难以解决,不得不进行重建,损失就更加惊人。类似的教训已经不少,北京西客站当年何其风光,可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现在不是已经成首都的耻辱了么?当然,西客站的问题是因为腐败,而地铁十号线现在的问题在性质上截然不同,但一旦造成了前述后果,结果的差别,却并不大。如果将来真的因为在材料使用上的短视造成地铁难以运行,即使并非腐败所致,有关方面也同样不可原谅。而且,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地铁十号的钱不仅仅属于北京人,也属于全国人民,一旦出了问题,影响的也将不仅仅是北京的形象。
所以,希望北京地铁十号线的建设方在使用材料时,慎之又慎,如果“预铺式反粘卷材preprufe防水系统”确实明显比“膨润土毯”的防水性能好,最好还是坚持安全第一,选择前者,免得因为一时糊涂而酿成恶果,要知道,这样的损失可是无法弥补的。
当然,万一两种材料之争只是单纯的利益之争或背后另有猫腻,则另当别论,但也需要有关方面尽快给予澄清,倘是利益之争,就早些了断,免得一直争论不休,误了地铁建设。倘有猫腻,该怎么做,我就不再罗嗦了。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