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的问题日趋迫切。
1月14日,重庆两会期间,人大设专题会议商讨,这是本次会议议程中仅有的两个专题会之一。万州、涪陵、长寿等地的库区代表,与重庆市副市长余远牧,市发改委、经委、商委、财政局、国贸、地税局等各部门负责人一起探讨“库区产业”问题。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于学信在会上表示,“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库区产业发展。”
库区的产业困境
“万州区大型的国有企业几乎都处于破产、资产重组中,原来发达的皮革行业也跨掉了。”市政协委员、重庆长江涂装机械厂总工江礼盛在谈到万州区的产业问题时,忧心忡忡。
而在国有企业艰难转轨的同时,形成规模的民营企业在万州并没有发展起来,难以增补就业空白。
据统计,2003年,万州区地方财政收入63712万元,人均仅375元,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全区有6万低保人员、6万下岗人员和6万农村贫困人员。
“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是打麻牌无所事事的人。去年发生的很多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是三峡库区产业空虚化矛盾凸显的表现。”江认为。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库区其他区县。
来自丰都县中医院的人大代表傅海燕提到,丰都县城应搬迁企业96家,关停破产56家,40家“打捆”(指合并)搬迁成22家,搬迁后能正常运转的仅10家。其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7月,丰都有居民74391人,其中应就业的16-60岁移民20060人,仅8307人就业,无一人就业居民3876户,12265人,全城门面有8894个,仅2756个在使用。
云阳是三峡库区第一移民大县,全县人口127万,辖65个乡镇,828个村,人均财政收入仅125元。据市政协委员、云阳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颜宗席说,由于工、农业没有形成产业链,两方面难以发展,每年有近40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
重庆市政协农业委副主任、重庆市政府参事张学良认为,“三峡库区庞大的移民,是个世界难题,它考验着政府的能力和智慧。”
政府多方位对策
与会各方人士认识到,解决库区产业空虚问题,关键在于通过实施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尽快培育起支柱产业。
2004年9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确立了从2004-2009年,国家将给予三峡库区后期扶持资金30亿元,其中涉及重庆在25亿元左右。另外,国家还将从三峡发电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库区发展产业,每1度电抽取5厘钱,每台机组抽取10年,总额大概在26亿元左右。
《规划》还提出了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指导分类表,包括农业、旅游业、工业、服务业4个方面共21类项目,规划总投资264亿元。
2004年11月19日,重庆市政府出台了《规划》的实施意见,并编制了包括绿色食品、旅游、药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农技服务与移民就业培训体系、天然气盐化工等6个方面73项库区产业为发展首批指导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87亿元,预计新增就业岗位144021人。
1月14日,重庆发改委主任于学信在专题会上透露,这些项目均纳入了《规划》中产业发展基金指导目录,除了天然气盐化化工等大的工业项目外其余项目均享受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目前已有部分项目启动实施。
于学信还透露,目前,财政部已审核确定了重庆市2004年度第一批产业发展基金项目52个,安排基金17467万元,他们正在争取2004年度第二批产业发展基金。
于学信解释说,对于库区产业发展,政府性投资只是引导性资金,60%的产业基金是以贴息方式支持产业项目。据悉,经政府协调,长寿、涪陵、万州与开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综合授信40亿元,已到位近10亿元,重点支持库区基础设施项目。
重庆发改委在会议中还表示,针对产业基金过去在投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重庆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正加紧制定库区产业发展项目的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但仍有不少代表表示国家的后期扶持基金太少了。张学良认为,“希望国家在三峡发电费中,多分一点后期扶持资金。当前每一度电提0.5分钱,实在是杯水车薪。”
“多一些扶持资金,这完全符合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政策。”张认为。
专题会还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在库区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努力。
云阳代表颜宗席说,现在,到云阳各乡都铺上了柏油路。他说,云阳县投资兴建了2个4000亩柑橘园,“虽然规划仍不算大,但看得出,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库区硬环境得到有目共睹的加强同时,各级库区政府营造的软环境备受关注。重庆市一位政协委员在工商联小组会上指出,库区个别区县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这位委员说,“外地企业到库区投资,按国家政策,到2010年企业所得税全免,这项政策对地方政府发展影响大,他们短时间内难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使得个别地方政府官员对投资企业不抱支持态度。” 他呼吁这些地方政府官员认真理解重庆市发改委的讲话。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