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虽然吉利与国润拥有两家合资公司,但是李书福目前仍然掌握着吉利控股的核心资产。彻底控制香港上市公司后,李书福可以将旗下更多的优质资产装进去,募集更多资金以求长远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李书福的下一步动作极有可能是效仿前两次做法,再次向市场公开配股,然后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收购合资公司其他的股权,将汽车资产尽可能多地装入上市公司。
就在国内汽车企业为到底要进入国内外哪个资本市场而犹豫筹划时,李书福再次出手。虽然这一次只是简单重复了2004年1月那次的动作,但是可能产生的结果却发生了本质变化——若成功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0175??HK)的控股股东ProperGlory(一家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离岸公司,以下简称PG)他人所持有的68%的股权,李书福将间接拥有吉利汽车60.7%的股权,完成吉利控股曲线上市的收官任务。
二次增持欲掌控壳资源
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李书福及其兄弟控股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吉利汽车的其他股东进行商讨,可能收购其控股股东PG持有的吉利汽车68%的股权。之前,吉利控股已经持有吉利汽车32%的股权。因此,此举意味着,收购一旦成功,吉利控股将成为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惟一大股东,而李书福也将借此完成漫长的上市融资全部过程。日前已有消息说,浙江发改委已经审查通过了吉利控股集团的收购计划,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吉利汽车前身国润控股,由香港资本运作高手贺学初、顾卫军等人仅花费6600万港元所得。之后贺等人开始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与急于募集资金的李书福共谋前程。2003年,正当中国汽车市场处于高峰时期,国润控股通过“吸纳吉利汽车优质资产”这一良好概念,两次向二级市场公开增发股份,前后筹集超过5亿港元的资金,并利用募集来的资金与吉利控股先后成立浙江吉利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和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在合资公司中,双方持股比例为53.2∶46.8,李书福依然保持着对吉利控股的绝对控制权。
在此过程中,李书福于2004年1月份入股国润控股的控股公司PG,占有32%股份,与贺学初并列成为国润最大股东之一。2003年国润控股两次增发之后,就一直没有在市场上再公开募集资金。2004年1月5日,李书福入股国润控股的控股公司PG占有32%股份,成为国润最大股东之一。
为何李书福不在当初一举拿下PG公司的控制权,而于近日需要再次向贺学初等人分批购买PG的股权?据熟悉香港市场的投行人士解释,2004年,香港联交所收紧了对买壳上市的监管,对于反向收购(资产值达到壳公司资产的100%,且收购事项发生后,将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将视同新股上市。李书福名下的吉利控股就是当时壳资源国润控股100%的资产,如果李书福第一次收购就获得控制权,极有可能会被港交所判定为反向收购。而李书福第一次收购PG股份时,并没有导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动。在李书福第二次增持PG股权的时候,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本身已经有资产了。此后,李书福再将何种资产纳入上市公司已经无碍大局。
彻底掌控尚有悬念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初为李书福谋划借壳上市事宜的是浙江省经贸委一位“下海”人士,此人目前业已离开吉利集团。而香港资本市场人士一致表示,此次李书福收购旁落的PG股权是顺水推舟之举,是典型的买壳行为。
投资圈内人评论贺学初的投资思路是:寻找那些长年亏损、业绩转变无望的壳,先稀释原有大股东持股比例,通过协议大比例折让认购大量新股,获得绝对控股权,再加入新投资概念,待股价爬高,再大折让减持套现。
虽然吉利与国润拥有两家合资公司,但是李书福目前仍然掌握着吉利控股的核心资产。彻底控制香港上市公司后,李书福可以将旗下更多的优质资产装进去,募集更多资金以求长远发展——2007年全集团的厂能达到整车65万辆。而目前,吉利正在进行的上海、宁波、台州临海和路桥四大生产基地改造项目需要更多的资金。
业内人士分析,李书福的下一步动作极有可能是效仿前两次做法,再次向市场公开配股,然后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收购合资公司其他的股权,将汽车资产尽可能多地装入上市公司。
但是对于此次收购PG68%股权来说,最大的悬念就是收购价格。按照吉利汽车目前15亿元的盘子计算,收购这些股权,李书福至少需要6亿港元。一方面,让李书福出现金收购可能性很小,再次向市场公开配股则面临着投资者信心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趋于理性,汽车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出现亏损局面。2003年吉利汽车两次增发所处的良好大环境难以重现,2005年吉利仍将继续面对国内依旧低迷的车市。但是也有投资者指出,李书福控制吉利汽车的股权后,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且吉利还有其他资产可以进一步融入上市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吉利控股通过买壳方式曲线上市,并不是其他企业都可以模仿的。因为更多的企业宁愿通过IPO来实现其品牌价值;另外这种方式募集资金其实就是类似国内的庄股,股价炒得很高,然后再配售。国内由于各种限制,庄股配售较难,香港对买壳上市的做法也提高了门槛。
( 责任编辑: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