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去年初没人能想到,中国汽车会在悲凉中告别2004年。尽管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4.11%和15.5%,高出多年国际汽车市场增速的10倍,但中国汽车业人士不是弹冠相庆,而是有种寒冬的感觉。特别是轿车行业,更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因为在整体增幅里,商用车比轿车整整高出了10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以后,轿车市场除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降价,大家最为关注的是库存上升。业界流传的数据,全国轿车库存超过了50万辆,甚至还要高,按照平均月销23万辆计算,库存大大超过两个月的销量,厂家一片惊慌,纷纷调减产量。12月产量比11月下降11.44%,汽车销量却上升了22%,有的企业销售增幅竟然翻番,于是“向销售商转移库存”的说法广为流传。没有卖到最终用户手中,就不是真正实现了销售,因此人们对今年的汽车又增加了几分担心。
鉴于去年下半年市场的一蹶不振,制订今年销售计划时,绝大多数厂家的态度都较为保守,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更加务实”。连去年增幅达到70%的广州本田,今年公布的销售计划也仅仅增加3万辆,增幅不过15%。看来大家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对2005年的轿车市场总体看法并不乐观。
然而,中国的汽车市场总是和人们的预料拧着干,今年1月,汽车市场却是“捷报频传”。一直旺销的广州本田到1月26日已经销售了11884辆,同比增长43.8%。截至1月29日,天津一汽销售量超过了两万辆,比上月翻了一番,同比增幅更大。去年销售量下滑较大的东风雪铁龙,到1月29日销售了10297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同样去年销售有所下降的奇瑞公司,到1月29日实现销售10778辆,比去年同期增长34.4%。北京现代销售量已经突破两万辆,和去年相比又是一个翻番。
现在还拿不出整体销售数据,仅仅依据手边上的这几家数据,也许是盲人摸象,市场上也肯定是苦乐不均,不会家家都好。但是据现场观察,汽车市场上人气的确旺了许多,无论是看车的还是买车的,都比年前大为增多。如果总体形势不好,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厂家有如此高的增长,市场转暖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市场转暖的原因,恐怕主要还是“持币待购”的人行动起来了。去年以来,人们对于关税下调,取消进口许可证有着过高的期望,以为今年进口轿车价格会大幅下调,进而挤压国内轿车降价。而国内轿车企业在连续两年井喷的诱惑下,对市场的期望值也过高,排产计划定得太高,原材料、配套件一旦订了货,想要调减产量谈何容易。在产能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降价办法,不料想,越是降价,人们越是不敢买车,市场销售陷入了恶性循环。
今年国家取消了“保税区”制度,进口汽车到岸后必须立即报关交税,销售商经营成本上升,风险加大,加之降低的关税额在车价中比例很小,进口轿车价格不降反升,打消了人们的期待心理。加之跨年之后,国内生产厂家基本消化了手中库存,可以从头干起,没有了太大的压力,有些品牌在市场上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厂商乘机提价。所谓“买涨不买落”,这一切都使消费者放下期待,转而购车,于是出现了上述的“捷报频传”局面。
能不能依此断言,今年车市肯定是个好年景,厂家排产较为保守,市场上会不会再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们认为,难。按照世界汽车发展规律,轿车大量进入中国家庭的阶段还远未到来。欧美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所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轿车开始大量进入家庭”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上世纪70年代初,美元兑黄金比价贬了10倍,而现在新车的平均价格,比上世纪60年代上涨了5倍。今天1000美元与当年1000美元的价值量,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其次,现在轿车进入家庭的成本大大提高。近50年来,全球汽车保有量增长了1倍多,世界能源和环保问题都变得异常严峻。而欧美,甚至日本普及轿车时期,世界汽车总保有量很低,对汽车的排放、能耗和安全的要求,都没有现在这样高的标准,高标准必然带来高成本。比起欧美普及轿车时代,中国普及轿车难度要大得多,成本也高得多。加之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均资源贫乏,普及轿车会改变世界资源的供应格局,有更多的制约因素。
我们说,前两年轿车市场的井喷,既是一种补偿性增长,也是一种“破坏性”发展,打破了整个经济的平衡,使汽车使用所需设施欠账很多,造成轿车使用的不便和成本上升,许多地方都对轿车,特别是小型轿车实行限制政策,中央有关部门“从实际出发”,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成为一纸空文。这一切都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购买行为,人们大量购车的局面,暂时还不会出现,目前的市场回暖,很可能是对去年车市偏冷的补偿。
此外我们还看到,去年1月是双节日,今年的春节在2月,有其不可比性。去年2月、3月、4月是连续高速增长,对今年来说基点较高,将难以超越。还有去年大多数厂家库存较大,要消化库存,需要时日。
特别是,近年来,由市场井喷诱发的大举投入,新的一批生产能力,在今明两年,都将逐步形成,阶段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已成定局,这些都会成为市场的压力,市场情况如何,还需冷静观察。
(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