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笔者认为,中国网络媒体走到今天,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1999),技术媒介阶段。
准确的说,在这个阶段投身、鼓吹“第四媒体”的传媒人、学者专家仅仅看到了互联网作为一种可能的新的传播媒介,将会给传统媒体运作带来哪些挑战,而事实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何内容网站均没有在互联网这样一种新的“媒介”上,真正包装出“媒体产品”来。
当然,有些网站做了部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比较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台湾的“明日报”,完全按照一份互联网媒体运作,上百人的采编队伍,相对专业的出版流程和疯狂的烧钱;另一个例子是人民日报和默多克新闻集团在祖国大陆作的“ChinaByte”,虽然没有引进大量一线记者,但编辑大多以“网络原创”为主,内容主要来自自由撰稿人和国外翻译。
第二阶段(2000——2001),信息仓库阶段。
这个时期典型的代表是新浪网。以体育社区起家的四通利方转型为全面的“互联网内容供应商”。这个“供应”很有特色,其主要手法为大量转载、引进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其核心能力是快、全和网络再分类。
新浪是一面旗帜。它突破了第一阶段的“技术”色彩,在建设“信息仓库”的探索中积累了自己的品牌和迅速膨胀的“网络流量”。
“信息仓库”是互联网从单纯的“信息新媒介”向“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过渡的必经之路。别人,包括众多的巨头级纸媒体的网站,都没有认同这一模式,也不敢投巨资把品牌定位在这个方向。
第二阶段的“第四媒体”还不成其为“媒体”,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媒体产品”,但它已经摸索并建立了向“媒体”过渡的几个重要核心能力,包括信息如何在网上再分类,网上信息如何合理排版以及怎样建设网络读者的阅读粘度等等。
第三阶段(2002——?),准媒体阶段。
“准媒体”的概念是,已经具有初步的媒体生产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公众传播效能。笔者在上文提到的2002年诸多网络媒体新现象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这一点,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特征是:
·网络媒体的及时性、海量性和交互性正在为传统媒体服务,从产业链的角度看,2002年的互联网已经开始扮演“媒体的媒体”角色
·网络媒体的部分个案报道和某些运作手法开始显露“新媒体”的威力,这些强刺激反过来又成为了传统媒体加速自身改革的动因
·部分领域,如体育、IT、财经、汽车、房产和健康等,出现了相当规模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原创
互联网的“准媒体”阶段需要过渡多长时间,笔者不敢断言。可以肯定的是,网络媒体要跻身“主流媒体”的行列,拥有不可忽视的媒体权利,首先需要学会“为传统媒体服务”、“与传统媒体结合”。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