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不断希望救市的做法只是阻止了市场的正常调整,令中国股市进入 “慢死”状态,这对股市的伤害性是最大的在过去一年间,笔者在很多场合都被问到两个问题:其一,当A股股东对市场失去信心而股市续创新低时,为何外资却不断要求追加QFII的额度?其二,中国股市是否正在“边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某些市场人士最简单的解释是,外资对QFII额度的兴趣主要是希望利用它作为炒作人民币升值的工具。笔者在几个月前的文章中曾撰文反驳这种观点,最简单的道理是,纵使外资拿到QFII的额度,基于国内缺乏外汇炒作的衍生工具,没有杠杆(leverage)效应,如果人民币如普遍预期那样只升值5%-10%,这样的炒作也只能获利5%-10%。试问谁又会为这种蝇头小利去把自己的资本锁在一个市场里一到两年,还要冒着得罪中国政府的风险?
笔者不能代表所有外资的意见,但相信绝大部分外资是相信A股市场长远可为,才去申请QFII额度以发展这项业务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必须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他们买股票这么慢?A股市场对外资来说是一个新市场,而外资对A股的股票也不太熟,再加上A股股价在总体上较海外上市的H股要高,特别是2003-2004年这段期间经济过热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中国市场。国内市场是很难期望外资在拿到QFII的第一天就把钱全投进去的。事实上,据笔者了解,现在大部分QFII的持股比例在过去几个月中有明显上升。
第二,为什么他们会比国内投资者乐观?首先,现在QFII批下来的总额度只有36亿美元,在未来几年间,如果政策允许,相对于它们投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外资投在A股市场的资金只会上升;另外,它们的投资量相对国内市场来说还相当低,比较有空间以“从下而上”的方式去选股票,能发现较好的投资选择的机会也比较大;反过来说,国内资金在过去几年间大量套在一堆业绩不好的公司里走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对A股市场信心较低也变得很正常。
中国股市是否在“边缘化”呢?那么我们首先的问题是什么叫“边缘化”,是股市跌得很多还是市场已没有集资功能?
首先,A股真的跌得很多吗?以上证A股指数为代表,它在2001年6月13日达到2338点的最高,而到2005年2月1日时,则跌到1248点,跌幅达46.6%。差不多在同一段时间,美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这一段时间分别下跌49.1%和77.9%;香港恒生指数在2000年3月到2003年4月这段时间也下跌了54.1%,都比上海A股跌得多。从上述这些数字来看,美国和香港股民的损失不比A股股民低,但为什么从没有人说美国和香港股市“边缘化”呢?
实际上最根本的分别有两点:其一,美国和香港的监管当局从不以救市为己任,干预重点只在上市公司有没有违规和券商有没有操控股市,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调整得快,跌得很凶,但调整过后它会反弹。中国政府在这几年中不能抽身于外,不断希望救市的做法只是阻止了市场的正常调整,令中国股市进入 “慢死”状态,这对股市的伤害性是最大的。
其二,中国各级政府是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海外市场中股市下跌时,股民很难找政府出气,但在中国市场中,政府的监管者和大股东的双重身份便让它处在一个十分被动的角色中。一句“边缘化”的口号就成为间接要求政府掏腰包为股民埋单的利器。
A股市场真的没有融资能力吗?这真的是天大的笑话。不知多少中国公司(甚至海外公司在中国的营业机构)希望到A股市场集资,但却因为监管机构怕影响股市下跌而耽搁下来。国内股民一方面谈中国股市“边缘化”,一方面又骂企业上市是为“圈钱”而来。这是个悖论。
哪个国家的企业是不希望“圈钱”的?关键是股民有权不买。中国的股民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到底他们在投资一家公司的股票时知不知道这家公司在干什么,而不是在输钱后闹事。用脚投票是股民最根本的权利。实际上,阻止市场扩容和新股上市是最阻碍中国股市发展的举动。
笔者并不反对政府在解决股权分置时适当赔偿给流通股股东,但即便如此,这也只是政府在盼求市场稳定时的权宜之策,流通股股东是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要求政府补偿的。
更关键的是,政府要给出可信承诺:这是最后的晚餐。“补偿”之后,政府应明确表示:市场高低是市场行为,股民不要期待更多救市政策;在询价制的基础上,往后不会再有行政措施阻止新股上市。
作者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研究主管
来源:[财经]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