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家统计局2月22日发表的统计报告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去年最高月份回落3.4个百分点。这一出人意料的消息一经放出就立刻掀起轩然大波,诚惶诚恐者比比皆是。透过1.9%的数字人们似乎又看到了通货紧缩的鬼魅身影,于是乎,忧心忡忡者对紧缩性货币政策产生了质疑,“继续加息是错误建议”的言论不绝于耳,甚至有人将通缩苗头归罪于旧岁的加息。
断章取义、妄加评判是经济分析的大忌,我们不能随意断言质疑论者是对是错,但至少可以用质疑“质疑者”的方式进行自我的些许思考,以避免人云亦云之偏颇。
首先,1.9%就是通货紧缩“狼来了”的有效标志吗?衡量价格水平并非是CPI的专利,其他诸如GDP平减指数之类的经济指标也可以用来反映物价状况。不同经济指标各有所长,所以CPI并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它在统计范围上对许多重要商品的遗漏注定它所传递的信息也并不完全。而且,通货紧缩并不是一个1.9%就能准确定义的,实际上,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之间的区分是较为模糊的,所以断言通货紧缩出现至少需要一系列长期数据的支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经济数字就像是跳动的音符,有高音也有低音,不听上一段时间是抓不住主旋律的。
其次,1.9%就意味着加息政策错了吗?一看到1.9%就联想到通货紧缩本身就有失偏颇,进而将这“莫须有”的罪名扣在前期加息的头上更是莫名其妙。其实,1.9%是一个非常合意的温和通胀水平,而物价水平能够下降3.4个百分点回归这一温和区间正是前期紧缩性货币政策行之有效的最优佐证。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货币政策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从政策出台到效果显现是需要一系列的传导过程,用经济学行话说就是货币政策总是有“外部时滞”的。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正好是3个月,也就是说,在“外部时滞”的作用下,前期货币政策的效力正开始有效发挥。质疑者的质疑实在奇怪,让物价回归温和不对,难道不加息,让通胀在5%以上徘徊就对了?
最后,1.9%就预示着不能继续加息了吗?这也有点耸人听闻了。其实经济政策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在长期内保持政策相对稳定性是避免波动加剧的上上之选。中国货币当局选择“稳健”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兼具了凯恩斯主义倡导的相机抉择之灵活以及货币主义倡导的单一机制之稳定,因此,中国利率调整现在的核心问题是频率,而非方向。继续加息是肯定的,只不过需要根据物价走势选择一个“审慎有序”的节奏。质疑者断言继续加息是错误的,实际上是将中国经济重新抛回了“亚健康”的“负利率”时代。
所以,对于“加息质疑”的再质疑,不禁让人开始觉得加息质疑者有些杞人忧天、莫名惊诧了。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