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发展很快,总量已升至世界第四位。包括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在内的百余种产品的数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从去年的十一月开始到今年二月,美国《商业周刊》用了三期封面报道来关注中国经济的现状,其重点就在于“中国制造”。一方面,该杂志认为中国企业已经学会在输出产品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给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大部分企业都带来了冲击,而且发展势头不减,中国的汽车、钢铁、石化产品,甚至微芯片也抢攻国际市场。“中国制造”在美国甚至世界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实际上,“中国制造”影响的不仅仅是美国等国家的工厂、企业,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企业在国内和世界上已经创造出属于“中国制造”的消费群体。这种从生产能力的规模扩张到抓住消费者占领和主导市场的飞跃,才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所在。
从电器、手机、服饰直到汽车,“中国制造”有自己的优势。一条名牌银狐围巾,卖价可以达到一千美金之多,而通过中国厂商的生产,一个热爱时尚但钱包没那么鼓的女孩花一百五十美金就能买到一条心仪的银狐围巾,而一些囊中羞涩的国外女孩也可以坦然地拿着一个可以乱真的“芬迪”包走在街头,因为那是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生产成本低的优势极大地吸引着消费者,使他们得到物美价廉的享受。同时,这一优势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生产者同样具有极大吸引力,使他们把自己的名牌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这又给“中国制造”的产品迅速地增加了消费群体。
中国制造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它从最初的模仿到如今的设计,从输送产品到输送时尚的生活方式,从培育出自己的中国人消费群体到培育出自己的外国人消费群体,这仅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而且,“中国制造”今后仍会以惊人的速度和卓越的成效继续前行。
在某种意义上说,培育出消费群体比制造出产品更重要。因为,产品有了消费群体,就好像树木生了根,才能生长壮大,才能实现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也就顺利实现;才能更好地适应某地的需要,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不断提升质量;才能在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融入当地社会,才能有较好的人脉。有了消费群体,对“中国制造”本身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甚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扩大对外交流、顺利实现和平崛起等目标,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市场可以见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同时,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制造”的消费群体。这些消费群体,是“中国制造”的根基和力量之源,它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制造”以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好水平地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健康发展。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