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综合运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窗口指导、风险提示、约见谈话等手段,实施审慎有效监管,促进了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但这些监管手段的有效性,较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监管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制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非现场监管的制约因素
目前,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实现风险早期预警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的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首先,数据基础不够真实准确。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数据统计部门多,如银行内部的会计、统计及信贷等部门,各部门上报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
二是部分科目统计指标和会计科目设置不对应,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计数据,需要靠统计人员手工操作,容易造成遗漏。
三是部分银行未严格执行统计和会计制度,如合并报表中没有剔除因内部往来而虚增的资产等。
其次,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支持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深入分析和评估。
不完整的地方有,一是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如没有非信贷资产结构及质量指标、利率及汇率等市场风险监测指标等。
二是对所有银行采用统一的指标标准值,未明确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监测重点及标准,没有体现不同银行的经营特点,没有体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相互关系。
三是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变化,部分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或不能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风险。
再次,非现场的风险分析及评价方式不系统。
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现时,对银行的风险分析重点仍放在监控指标的合规性上,而不是采用历史比较分析、行业比较分析和期限缺口分析等动态分析手段。因此,也就没办法揭示银行风险变动趋势,以及对潜在风险和未来风险的预测。
另外,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最后还应指出,银行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我国尚未建立网络化的监管信息系统,没有可供监管人员随时调阅和分析监管数据的监管信息处理平台,导致了以下问题:
一是非现场监管信息滞后,按季、半年和年生成的《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持续监控的需要。
二是由于现有的固定格式报表不能完全满足监管分析的需要,监管人员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重新收集、核对和加工处理数据,也加重了商业银行的工作负担。
现场检查和监管合力不足
现场检查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为此,要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的连续性和针对性来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而这正是目前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一,现场检查缺乏连续性。
主要体现在,大量的现场检查项目是临时性安排的,与非现场监管和以前现场检查结果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还有,大量的现场检查在检查报告完成后,对被查机构的整改情况和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情况缺乏有效的后续跟踪检查。同时,检查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重复检查现象较为突出。
问题之二,没有针对不同银行的风险特点来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力度。
银行机构在业务结构和规模均存在不同,相应的主要风险点也不同。但目前的现场检查项目安排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一个检查项目同时对多家银行机构展开运动式检查,其结果是对高风险银行的检查范围和力度不够,而对低风险银行的检查力度过大,造成监管资源浪费。
从银行的监管实践看,银行业监管部门、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三股力量没有实现有效的联合。
首先,内外监管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人民银行、监事会、审计署及银行内部的审计稽核部门均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但检查项目的确定和计划安排在事前未充分沟通,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也未及时交流,造成重复检查、重复处理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未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和中介机构的作用。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存款人、债权人、投资人、股东等市场参与者没有足够信息用以对商业银行进行评价和选择,难以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外部中介机构如外部审计部门拥有大量专业资源和信息,监管部门尚未充分利用这一渠道来提高监管效率。
(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