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年春节前夕,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的村民们都沉浸在喜悦和期待中。作为与山西交界的最偏远的深山贫困村,东岭后村因山深路险,几乎与世隔绝,村民生活困苦,政府多年的资助也未彻底让他们脱贫。但在今年,他们有了盼头,在有关方面的努力下,700万元整村推进资金被协调到位,一条28公里长的水泥路正向该村延伸。路带来了希望,多年解决不了的老问题一朝化解,这得益于一项正在全国推行的扶贫模式——整村推进。“这种结果在往年是不可能的。”焦作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东岭后村受到了特殊扶持,得到扶贫资金的集中‘照顾’,在焦作,这样的整村推进重点村还有66个。扶贫资金某种程度上的握指成拳,正在改变一个顽固贫困村的命运。”
握指成拳 整村推进
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扶贫开发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已成为会议的主调之一。河南省副省长吕德彬认为,整村推进是新阶段的扶贫创新,是一项直接有效的扶贫方式,此种模式有利于整合资金,集中力量,从根本上整体改变重点贫困村的落后状况。
扶贫资金握指成拳的典型,主要体现在时下扶贫实践中盛行的整村推进和扶持扶贫龙头企业,特别是整村推进计划。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河南省政府就做出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实施“集中扶贫资金、整村推进,分批扶持重点村”工程,在10430个贫困村中选择3915个为首批整村推进村,将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的80%集中投放,再加上其他部门的力量,实施“五通、两建、两改、一增(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建学校、建卫生院;改厕所、改圈舍;推广沼气,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工程。2004年,国家、省里的4亿多元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绝大多数用于整村推进工程,截至2004年年底,第一批整村推进村已有1000多个完成既定目标。
2004年河南有100万人口摘下贫困帽子。“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样也是2005年河南的扶贫工作的主调。“扶贫资金不能散,要分清轻重缓急,这符合去年底在西安召开的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也符合河南扶贫环境的现状。”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表示。
据了解,2004年,河南用于扶贫的资金约1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近8亿元,专项扶贫贷款近9亿元。同时,在扶贫实践中还捆绑有其他部门的资金。
“扶贫撒胡椒面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河南省扶贫办有关官员告诉记者,在去年的扶贫实践中,国家、省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的80%,被集中用于不足总量40%的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中。“当然,还有相当一批资金被集中用于科技扶贫、贫困劳动力培训和转移。”这位官员说,“这些措施综合输入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扶持“龙头”实施产业扶贫
享受政府财政贴息的扶贫专项贷款,除了实施整村推进,还要被用于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实施产业扶贫,让其发挥长效。大力扶持扶贫龙头企业是资金“集中花”的另一形态。
据河南省扶贫办的官员介绍,河南多数贫困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和自然气候,发展特色农业很有潜力和优势,调整结构、农民增收的空间很大。但单靠农户自身力量难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提高产业层次和规模,形成产品优势,真正达到产业化扶贫。
“产业扶贫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贴息贷款,现在河南每年可享受三四千万的国家的财政贴息,这种贴息规模可以撬动近十个亿的扶贫贷款资金。”河南省扶贫办项目处处长孔令才说,扶贫信贷主要由农业银行来完成。有消息称,去年河南也拿出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小额贷款贴息,而它撬动的是1个亿的“重量” 。
“支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致富一方农民,这是产业扶贫的目标,也是扶贫信贷所追求的效果。”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提供的资料显示,近两年来,该行累计投放15.55亿元扶贫贷款,重点支持了金丝猴、三全、华英、科迪、金苑面业等1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20多万农户、近百万贫困人口增加收入。
扶贫资金如何兼顾效益和公平
扶贫资金“集中花”的背后,有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这一大的背景,同时更有扶贫资金欲增加“活性”的效能诉求。
据河南省扶贫办的有关官员透露,近几年我国扶贫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减贫速度明显放慢,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解决剩余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难度比前些年明显增大,这些人口大部分在生态环境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理位置偏远的地方,有些地方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小额扶贫资金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二是新形势也在考验着传统资金的投入方式。早些年,扶贫款的发放基本上是平均主义,“撒胡椒面”,分到每一个扶贫对象身上资金都不多,作用力也不足,结果常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尴尬现象,资金的“活性”很弱;三是由于种种原因,早些年推行的小额贷款在新时期也遇到了新问题,放贷风险的增加让日趋市场化的商业银行望而却步。比如,担负重要扶贫任务的农业银行,由于贫困地区企业状况和贫困农户的信誉状况,加上严格的放贷责任终身追究制,目前很难使小额贷款落实到户。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在市场精神日益弘扬的今天,对资金效能的追求也使得有关方面开始全面反思扶贫旧模式。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份《关于扶贫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年度绩效评价意见(试行)》的讨论稿已经传到相关人士的案头。
“新形势呼唤扶贫资金握指成拳。”河南省扶贫办的官员说,比如整村推进,根据现阶段贫困人口分布新格局,要求扶贫方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扶贫开发下沉到村,扶持到户。具体地说,就是在新阶段开发要以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村为重点,以村为单位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集中资金,一次规划,整村推进。同时在扶持龙头企业和强化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等方面,集中资金带来的优势已经相当明显。
但问题显然不是那么简单。有关专家表示,扶贫是一项公益性的工作,长期以来面临效益和公平之争,兼顾效益和公平一直是一个难解的结。因此,一直以来,有关方面在收获扶贫资金握指成拳的喜悦时,一直在研究广以惠及、兼顾公平的形式,给贫困人口找个经济杠杆,比如运用市场机制(联合担保、评定信用资质、资产抵押等)广泛启动小额贷款,使广大贫困户都有机会在必要的时候获得三五千元的贷款。
(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