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阅读”
“阅读”不是一个什么高深的东西。以最低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好的“阅读体验”却并那么容易。今天,人们习惯从离自己生活最近的地方阅读传媒,包括身边的报亭,车里的广播和家里的电视等等。地理因素部分约束了阅读者主动选择好的传媒和好的信息。
现在,中国人的阅读开始有一些变化。
首先,互联网来了。互联网,尤其是门户网站通过每天处理和发布海量信息,经过编辑的挑选和编排,好媒体好记者好文章从大量的信息中率先浮出水面,抢夺了读者的眼球,他们的声音不断被放大,不断被加速。
搜索引擎发展了,阅读继续在变化。面对海量信息,大家越来越依赖搜索。搜索有一个技术特点,叫做pagerank,也就是文章被人看的越多搜索越排在前面。所以,好媒体好记者写的好文章进一步抢占了阅读的第一落点。
再往下走,“我来说两句”来了,也就是网友评论来了。这个现象更加明显。网上被读者讨论得越多的文章,越招人看。好媒体的好文章又进一步有了更多曝光和再传播的机会。
同时,技术还在继续进步。现在开发的FRUL技术,也就是网络文摘和收藏夹技术,他能够把每一个读者浏览过的网页自动记录和收藏起来,并且给更多的读者分享。相当于,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们能够知道张朝阳最近正在看什么,他推荐大家看什么,越好的东西,越被人推荐,越被推荐,自然看的人也会越多。
接下来,媒介形态还在不断增多。3G的到来,手机互联网上的资讯传播也将会同样遵循这样上面这样的一个规则,也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好媒体的好文章越来越占据阅读的主流。
注意力就是经济。同样,注意力也是传媒平台中可供营销决策的“希缺资源”。阅读习惯的改变,让今天的营销人开始注意到互联网、注意到搜索引擎,注意到手机和移动通信平台,而就营销潜力而言,这座富矿的开采,刚刚开始。
“写作”
写作是为了表达,表达需要一个介质。过去造纸很贵,印刷术不发达,投递成本也很高,写作并发表是个很奢侈的事情。
另外,“写作”好比“立言”,关在家里写日记没有人管你,一旦公开发表,想“立言”,就要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管制,写作又变成了一个高风险职业。
现在,中国人的“写作”似乎也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写作”的成本在降低。无论是在网上贴帖子,写博客,还是拿起自己的数码相机、数码DV搞创作,都变得十分便捷。
“写作”的私密性也得以发展。一批网络作者,嫁接上出版业,就变成了公共人物和公共作品;一些博客的发言,嫁接上大众传媒,就变成了主流观点和公开写作。
“写作”也可能变得平等。物理世界的话语领袖和网络的一介草民在写作上是平等的。作品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是另外一回事。
另外,“写作”也许不再是一种职业。就好比现在私家车多了,司机不一定非得是职业一样。一个高中生编了一条短信,可以和中国移动分成成为百万富翁;一个类似斯塔尔报告的博客日志,可以传遍全球,家喻户晓。今后,非职业的写作可以越来越发达。
在民间写作,个人发表逐渐发达的今天,同样给营销留出了无穷的想象力。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即将来临,也就是说,作为营销主体的个人和工商企业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欲望将发生变化。通过新型写作,人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病毒式的链接传播来营销企业的经营、管理、文化,以及产品和服务,也就是所谓的品牌营销和产品营销。
现在,人们开始频繁提到“博客营销”的概念。这是“写作”的魅力。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