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5年的春天,欲暖还寒,股市也是一样,正当人们憧憬市场会像往年一样诞生春季行情的时候,一股股的寒流不断来袭,先是铁矿石涨价、后是房地产贷款利率的提高,指数也刚从年初1200点5年来的底部回升到1328点,就调头回落,不断下跌。人们不禁要问,今年的春天怎么了?
朋友们在投资的时候,有没有具体的描述过,未来五年、十年后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景象?我们的汽车工业会向家电一样走向世界吗?我们的中成药和酿造业会完成自己的集中度、改变小和散的局面吗?我们的电信会因为3G的到来在全球电信领域独树一帜吗?
面对这些疑问,我们认为,在国家经济这个层面上,中国由于低基数,会带来看得见的持续增长,但是这种未来的增长是长期的。从中短期来看,中国的增长必须受到洗礼,必须完成自己的产业升级,就像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一样,30多年前的日本是重工业高耗能阶段,在1973年石油危机中才领悟到应该开始自己的产业转型。与当时的日本一样,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种外延式的增长,同时也是一种消耗式的增长,这种增长由于有外在因素的制约而变得致命,比如铁矿石等。
而现在的情况与70年代日本面临的国际大环境不同,当前是产业全球化和大并购的时代。在市场逐步开放过程中,中国正经历着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因为有外国资本的介入(现在是全球资本过剩),面临比当时的日本和西方更严峻的现实。
曾经跑过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的罗杰斯说,中国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延续4至16个月,虽然当时这位投资界的前辈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而我们陆续看到的是电解铝、钢铁、汽车,依次陷入了困境。现在面临争论的是房地产的价格,抑止房价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两重特性,致使它的价格对于国民更加敏感,人们对它采取措施的时候就更加慎重。
我们不妨假设,4-16个月是不同的产业对宏观调控的承受期,房地产是整个宏观传导机制最后的一环,那么这一环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感受到调控的压力呢?就在写这篇文章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3月17日起,提高个人房贷利率,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让热衷于房地产投资的人们真实感触到寒意。
而在股市上,因为有预期的存在,股价的反映要剧烈得多,在今年春节后的市场上,先是汽车,后是钢铁,再是房地产股票,成为人们宣泄恐慌心理的标的。
我们认为,要抓住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对于周期性的企业,比如,未来的中国汽车产业,可能会步家电的后尘,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业绩是会有增长,但是核心技术的缺乏,致使缺乏相应的边际利润,后继投入资本的收益率也逐渐降低,我们对他们的估值就相对不高。
事实上,随着行情的深化,有核心竞争力的、垄断型企业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茅台、比如深赤湾,大浪淘沙始见金,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他们才是少数让我们放心5年、10年后还活得很好的企业。
( 责任编辑:xiaobo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