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项怀诚提出将国有股海外“减持”改为“转持”
记者 郭凤琳 北京报道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昨日表示,2005年,社保基金确定可用于再投资的资金总量不少于514亿元。各类投资的资金计划额度是:股票投资88亿—178亿元,固定收益投资260亿元左右,现金等价物投资90亿-180亿元。他还提出,将国有股海外“减持”改“转持”。
项怀诚是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第二届理事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上述表述的。在解释股票和现金等价物投资额度存在的浮动区间时,项怀诚说,主要是由于相应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开展海外投资的时间不能确定。如果年内开展海外投资,现金等价物投资将相应减少,股票投资将相应增加。
资产配置计划将有调整
全国社保基金去年曾提出2004年在股票上投资比例为15%,但截至去年底,股票投资总规模为184亿元,仅占总资产的11%。此次理事大会对今年和中长期的资产配置计划比例都作了一定调整。
在年度资产配置比例方面,11%的股票投资现有规模距25%的长期目标投资比例尚远,今年要将国内股票实际投资比例稳定在去年批准的15%左右。如果海外投资顺利展开,加上海外投资部分,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将控制在20%左右。
股权投资方面,由于相关法规正在审批,暂不安排新的投资计划。随着社保基金总规模的扩大,其现有投资比例将有所下降。
固定收益投资方面,2004年底,到期债券数量较大,导致其占总资产的比例下降到不足60%。今年需将其投资调整到65%的目标比例上来,最高不超过70%;现金等价物投资规模将控制在10%的范围内。
经过调整的中长期战略资产配置计划是:实业投资虽未获准全面开展,但已于2004年取得突破,因此已投资数额应在资产配置中单独列示,并相应削减固定收益投资比例。鉴于股权投资实际比例已占社保基金总资产的近7%,在相关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之前,将其目标投资比例暂定为5%,不超过10%,同时将固定收益投资目标比例从70%下调为65%。
虽然投资比例有所变化,但社保基金风险政策保持不变,即在未来5年内,平均每年不发生亏损。在此基础上,稳健提高收益;收益目标是收益率高于一年期国债收益率。
去年社保基金收益率3.1%
大会通过的全国社保基金200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社保基金当年实现收益42.7亿元。按已实现收益计算,收益率为3.1%,比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按已实现收益加浮动盈亏计算,收益率为2.43%,较上年降低1.13个百分点。这主要由于委托投资特别是股票委托投资出现浮亏。
项怀诚说,在资本市场持续下滑、证券行业亏损的情况下,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经营业绩总体上好于同行业:股票方面,收益率高出公募基金平均收益水平1.6个百分点;债券方面,参照11家公募性债券基金收益次序排名,6个社保基金债券组合中,有1个债券组合相当于公募性债券基金的第2名,其余5个组合均在3—4名之间。他表示,去年理事会加大了债券投资的管理力度,强化了对第一批投资管理人的日常监管和年度检查。
总体看来,2004年社保基金收益率低于当年通货膨胀率3.9%。从成立几年来的累计收益看,按资本加权计算,社保基金累计收益率为11.48%。和同期累计通货膨胀率5.04%相比,高出了6.44个百分点。
财务报告还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总资产为1708亿元,比上年增加383亿元。其中包括1656亿元的社保基金权益和52亿元负债。权益部分由三大块构成:中央财政累计拨款1539亿元,投资参股交通银行后按股权比例确认的股权投资准备约10亿元,累计实现收益108亿元。负债部分是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暂存于社保基金会的一笔行业统筹基金,在会计处理上作负债对待。
从风险角度,社保基金的资产可分为4大类:第一类为低风险的银行存款投资,规模为667亿元,占总资产的39%;第二类为风险较低的债券投资,规模为744亿元,占总资产的43%;第三类为有一定风险的股权投资,规模为113亿元,占总资产的7%;第四类为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规模为184亿元,占总资产的11%。前两类低风险投资占总资产的82%。
国有股海外“减持”要改“转持”
截至2004年底,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情况是,中央财政预算拨款1149亿元,占比75%;国有股减持收入261亿元,占比17%;彩票公益金收入129亿元,占比8%。当年的资金来源总量是27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实际预算拨款171亿元,国有股减持收入47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61亿元。
为扩大社保基金资金来源,社保基金理事会努力推进国有资产划转。在积极参与去年9月成立的划转工作小组工作的同时,理事会向国务院提交了启动划转的建议。此外,还提出了将国有股海外减持改为转持的主张,即企业海外上市减持10%的股份不再换成现金给理事会,而是由理事会直接持有这部分股权。项怀诚表示,此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收入欠缴,又能够提高全国社保基金的收益水平,还有利于改善国有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
来源:[中国证券报]
( 责任编辑:吴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