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3月17日,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各家商业银行可以自行制定利率水平。这不是央行第一次利率市场化措施,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是真正第一次直接面对利率的市场化。
不可否认,央行这次手法是极漂亮的,公布了基准利率,然后在这个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最多可以打9折,各大商业银行可以自行制定,想打几折就打几折。借用央行负责人的话说,“是一项优化利率结构的制度性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这确实是很流行的时髦说辞。
利率作为影响资金供需情况的价格指标,对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然而,探究这一进程,不免令人生疑,如果只是为了利率的市场化而市场化,在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生搬硬套,很可能远离市场化的本意。重新梳理这个进程,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利率市场化?
存款利率市场化,各大行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次房贷利率调整之前,央行就曾经发出了明确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信号。
2004年10月28日,央行上调了人民币基准利率,其中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在上调利率的同时,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准许商业银行可以下调存款利率。
尽管如此,各家商业银行对此表现非常谨慎。由于最近连续几年的低存款利率以及利息税政策,商业银行存款增幅下降,存款越来越少,银行面临的吸储压力增大,这成了银行不敢轻易调降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不仅中小商业银行没有下调存款利率,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都没有下调存款利率。
应该说,央行准许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反映了央行逐步开展利率市场化的政策意图。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依赖存贷利差过活,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吸储压力使得商业银行不敢轻易下调存款利率。虽然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个性化服务上下了很大工夫,但并不能改变银行依赖存贷差的现实,普通老百姓比以前更精了,对他们来说,存款获取的利息收入仍是板上钉钉。
在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之前,央行的这一政策形同虚设,事实也说明了,没有哪家银行理会央行的这一茬。
贷款利率市场化,金融“蠹虫”行不轨之事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8年至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三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其中提到,金融机构不再根据企业规模和所有制性质,而是根据企业的信誉、风险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贷款利率,逐步形成了按照贷款风险成本差别定价的格局。
2004年10月29日起,央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但资金定价权的下放,也为一些金融腐败分子提供了谋取私利的机会。
在过去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只有贷与不贷的权利,在贷款定价权逐渐放开的情况下,银行又有了决定贷款利率高低的权力。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在贷款定价体系上缺乏客观、公正的标准,贷款定价主观性很大,没有标准可依,并不是完全根据信用风险、资金成本、市场供求等因素进行定价。这就为贷款决策人在法律政策边缘操控利率,谋取人情、物质好处等提供了方便,加大了金融腐败的风险。
我们目前尚不得而知,谁利用这一政策为已谋得私利,但可以肯定的是,贷款利率市场化为金融“蠹虫”的腐败打开了另一扇窗口。前不久发生的张恩照丑闻,目前流传的版本甚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张恩照可能涉及以优惠贷款换取回扣的丑闻。对于银行来说,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定价体系,使贷款定价“有法可依”,加快银行业内部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变得极为迫切。
房贷利率市场化,借机行“掠夺”之实
存款利率市场化没有真正有效地推开,贷款利率市场化离普通百姓又太远了,但2005年3月17日的房贷利率市场化,着实给了普通老百姓一记重磅,第一次真正领会到了利率市场化的威力。
央行负责人在新政策出台后答记者问时提到,考虑到市场竞争因素,多数银行会执行下限利率,预计实际上调幅度在0.07-0.32个百分点之间。我们目前获知的消息是,作为个人住房放贷量最大的建行实行的是上限,招行、民生也实行上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5年期以上按揭商业贷款利率执行的是基准利率,即6.12%,这与去年10月份上调不久的利率相比,一下子猛提了81个基点,每10万元贷款,按揭贷款的月还款额将增加40多元。6.12%与同期公积金贷款利率4.41%相差1.71个百分点,而此前这一利差为1.08个百分点。1.71个百分点的利差意味着什么呢?每10万元贷款,按揭贷款的月还款额将比公积金贷款高出100多元。差别之大,令人难以想象,难怪居户们蠢蠢欲动,开始谋划提前还贷了。
更加不可理喻的是:针对已购房的原借款人,某些商业银行仅依据“贷款期间如利率变动,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执行”这一合同条款,擅自执行6.12%的基准利率而非央行设定的下限5.51%。
这也难怪网民纷纷质疑央行的房贷新政策,新浪房产的调查显示,八成的网民认为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普通百姓。然而,商业银行在转嫁房地产风险的同时,通过提高利率,保护了商业银行的利益。
我们可以认为,央行3月17日推出的个人住房信贷新政策,本是“管住下限,放开上限”的阶段性利率市场化改革举措,但正被某些商业银行用来“搭便车”,借市场化改革之名,行非市场化之实。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利率市场化?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过热相当程度是由房地产带起来的,媒体、舆论、业界、政府都认为房地产存在泡沫。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央行此次调整房贷政策,依据了哪些机构提供的信息?央行何以判断需要调整房贷利率?
从诸多信息判断,来自央行上海分行的调查肯定是重要依据之一。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央行调整房贷政策之前,有关部门曾到上海进行房地产的调研。调研结果认为,上海的房地产存在泡沫。调研结果显示,上海的商品房投资的比例超过了30%(而上海自己的调查是16%),远超出了国际20%的警戒线,反映炒风炽热。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在浦东调研时也发现,浦东地区一些商品房的空置率超过50%。由此,金融界人士认为,上海的房地产贷款质量正在下降,不良贷款比例将不断上升。
然而,问题是,由于上海的房地产过热,全国人民一起来承担房贷利率提高的现实。尽管全国其它地方也有房地产过热的迹象,但央行的房贷利率政策似乎更像是“一刀切”的做法。央行虽然强调,各商业银行应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执行不同的利率水平。但中国幅远辽阔,全国各地千差万别,对商业银行来说,有相当的难度。
另一个问题,由于部分楼盘的过热迹象,所有楼盘一起来承担房贷利率提高的现实。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的产品也不能执行相同的利率。以北京为例,北京有占有市场相当份额的经济适用住房,这部分住宅几乎不存在泡沫成份,也有过热的高档公寓写字楼。此次提高房贷利率水准,依地区而不按产品具体划分,据此认定应该执行某个利率,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各地区都在执行同一利率水平。
央行认为,对风险相对较小的居民自住性购房,商业银行可实行下限利率;对风险较大的住房贷款,商业银行可向上浮动利率,以便更好地覆盖资产风险。然而,现实情况是,对已购房来说,商业银行无法区分风险大小,因此商业银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采用“无论风险大小,一刀切”的无能做法。即使商业银行能够区分风险大小,按不同居屋执行不同的利率政策,也会存在有产者诉讼利率歧视的可能。而对于即将发放贷款的楼盘来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风险评估标准。央行忽视了一点,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只在于区分不同的产品,而要区分不同的客户,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评价体系。
除此之外,利率市场化有一定的先决条件。以此次房贷利率调整为例,从前由于各家银行执行统一的利率标准,因此银行很少接纳转按揭业务。但现在各家银行的房屋商业贷款利率开始有所不同,贷款人会寻求对自己更有利的按揭银行、按揭方式。如果把住房贷款从一家银行转到另一家银行,属于转按揭业务,这种业务从理论上是可以完成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手续费率、风险评估,变得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基准利率政策,金融当局调整的是存贷款基准利率,然而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只是一个管制利率的概念,而不是均衡利率的概念。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强搬硬套利率市场化,只会画马不成反类犬,尽管有几分神似,但终究不是市场化。而对于假借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名,行转嫁自身经营风险甚至“掠夺”之实,搞“伪市场化”,钻政策空子借机腐败,则应当坚决予以反对。
诚然,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欧美国家走了很长的时间,我们的真正利率市场化至少需要同等的时间。目前在中国,资金仍然是一个紧俏的商品,在市场化、法制、金融体系等条件不成熟的条件下,贸然大范围、大力度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必然会造成中国金融体系的混乱。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还需要市场的力量,也就是要增加利率市场化的参与主体,不仅要有银行,还要有金融公司(比如汽车、房地产等),还要有民间资本的涌入,市场上的资金多了,都摆在桌面上,大家来竞争一下,就会形成一个真正的市场化利率。
( 责任编辑: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