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圆明园湖底大面积铺设防渗膜的消息,经本报率先披露后,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许多媒体都作了详细的跟踪报道。目前,“防渗工程”已停工。国家环保总局定于本月13日举行公众听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
围绕“防渗工程”,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就是:为什么这个在圆明园遗址上大兴土木的工程,直到快要完工才被一名教授“偶然发现”?为什么环保主管部门的叫停、文物主管部门的表态,其来也晚、其到也迟?
有关方面说,这个工程当初是“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组深入研究论证”过的。然而,这些专家,除了来自其上级的水利部门,就是北京的一家水利科学研究所。有人说,对这项工程的论证,无论其科学性、权威性、代表性,都很值得研究。这也就是为什么“防渗工程”曝光后,会引来众多环保专家、生态专家、水利专家、文物专家的质疑。
在圆明园这样一个世人瞩目的遗址上铺设湖底防渗膜,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维护工程,而是一个需要慎重决策的重大事项,不仅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而且关乎公共利益。对这样的重大事项,我们本应广泛联系专家学者,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同时也要进行公示、听证等,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扩大群众的参与度。这方面做得够不够呢?值得反思。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我们才能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遗憾的是,不仅是圆明园工程,在其他许多地方,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都没能做到这一点。有的领导干部和管理部门,对重大事项如何进行,其实早有主意。搞的专家论证仅仅是在走过场,找来的专家不是意见相同或相近,就是受其主管或制约,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特别是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排除在外,更不想让公众周知。
一些人之所以有“主意”,听不得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关键也许还是受利益的驱使。许多媒体在采访中发现,圆明园铺设防渗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蓄水后,通过行船供人游玩增加收入。一位知情人士说出了底细:“圆明园有职工1700人,门票收入只有2100万,不增加收入,就无法把圆明园管理好。”拓展圆明园的游玩娱乐功能而获利,以弥补管护资金的不足,可以理解,但这样做显然与圆明园作为近代中国“耻辱地”的肃穆气氛不相称,也削弱了圆明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
圆明园的真正价值在于“遗址”,而不是“公园”。像圆明园这样的文化遗产、历史遗迹,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尊重文物的历史属性,在保护的前提下永续利用,应是有关管理部门第一位的职责。即使出于保护目的搞一些维护工程,也要真正做到科学民主决策。从当年全国震惊的“水洗三孔”,到对文化遗产、风景名胜等造“天梯”、铺索道、建别墅,一些地方已吞下关门决策、盲目决策的苦果。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些事情中汲取教训,在管理方法、监督程序、决策机制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 责任编辑:沈亚峰 )